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VIP

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三(上)语文第三次阶段考试卷 2014.11.25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 (2)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3)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4)     ,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6)_      ,击空明兮溯流光。(苏轼《赤壁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①,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②;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③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④。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有删节) 注释:①不地著:不能定居一地。②旨:味美。③服役者:劳作的人。④渫:流通。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养孤长幼在其中 长:成年人 B、尚复被水旱之灾 被:遭受 C、有者半贾而卖 贾:通“价”,价格 D、三曰劝农功。 劝:鼓励 3、下列四组中,全都属于“贵粟之道”的一组是( )(3分) ①薄赋敛,广畜积 ②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 ③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 ④使民以粟为赏罚 ⑤取于有余,以供上用 ⑥朝令而暮当具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 作者在文中告诫统治者要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提醒国家要重视积蓄粮食,这样人民才能生活安定,国家才能长久稳定。 B. 作者指出,人民无粮则饥,无衣则寒,人民若处于饥寒之中,慈母也不能保有其子,统治者更是不可能保有其民。 C. 作者陈述了当时农民勤苦而艰难的生活,借此含蓄地向当时的统治者指出了国家潜在的危机,希望引起统治者的注意。 D. 文中提出“贵粟”是让人民重视农业的根本途径,文中提出的“贵粟”途径包括富人纳粮封爵、减轻贫民赋税等方式。 5、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 ⑴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叫答问题。(6分) 访中洲 姚镛 踏雨来敲竹下门。荷香清透紫绡裙。 相连未暇论奇字①,先向水边看白云。 ①奇字:一种异于小篆的字体。 (1)本诗被访者并未出现,诗人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了“被访者”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访者”形象?请结合全诗鉴赏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