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山东)高三一第轮复习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 )
A.春秋战国 B.西汉 C.东汉 D.隋唐
2.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 )
A.夏商时期 B.战国、秦汉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3.(2012·潍坊调研)《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业。”《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4.(2012·广州月考)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多以牛为题材,民间“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佛教的广泛传播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5.(2012·淄博月考)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块地。”这句民谚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 )
A.农业产值高 B.工商皆本
C.以农为本 D.商业兴盛
6.《吕氏春秋》记载:“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织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这句话指出了( )
A.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B.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7.(2012·临沂月考)“(古代中国)在每一个主要王朝创立之初,帝国政府都会忙碌于农业生产的恢复。”(黄仁宇:《中国社会的物质》这里“农业生产的恢复”主要指( )
A.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B.建立正常赋税征收制度
C.重建小农经济
D.实现土地的平均分配
8.考古资料对于先秦史的研究特别重要。下图为河北省南杨庄遗址出土的距今5500多年的陶蚕蛹,同时还出土了当时纺丝用的纺轮。这一考古发掘可以证明( )
A. 该地是我国蚕丝业的发源地
B. 蚕丝业可以上溯到夏朝之前
C. 丝、棉纺织品成为主要衣料
D. 古代官营的丝织业发展起来
9.宋代范正敏《遯斋闲览·证误》:“闽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竟植之,有至数千株者,採其花为布,号吉贝布。”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福建( )
A.棉花种植与纺织日益扩大
B.农民以种植棉花为主业
C.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D.商品经济日益发达
10.(2012·南通诊断)如果回到宋代,你会发现( )
A.民营手工业渐趋萎缩
B.政府对市场进行严格管理
C.制瓷技术大放异彩
D.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11.两千年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多年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
A.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B.自然经济取得了根本性突破
C.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D.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12.(2012·西安月考)“中国”一词在出土文物中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又)民”,意思是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从这里统治人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铭文表明西周开始出现国家
B.青铜器‘何尊’是由官府督造的
C.铭文说明西周时盛行郡县制
D.“中国”一词在西周和现在意思一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紝,多治麻丝葛绪,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5分)
(2)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