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课 探究专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17课 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 近代前期? 近代后期? 一、从器物学习到制度变革 哪些人是器物学习层面?他们为什么停留在这一层面? 禁烟期间,林则徐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文书报,所译资料,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澳门新闻纸》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 “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在得人而已!在得人而已! “人无遗才,不如夷; 地无遗力,不如夷; 君民不隔,不如夷; 名实必符,不如夷” 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之富强之术。 “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 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 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李鸿章同治十一年五月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转引自梁启超:《李鸿章传》。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 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 李鸿章光绪元年因台湾事变筹画海防折 “ 中学为内学 ,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张之洞《劝学篇》 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主要有哪些人?他们赞成从众多的民主政体中选择了君民共主,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于是学西文,涉重洋,日与彼都人士交接,察其习尚,访其政教,考其风俗利病得失盛衰之由。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讲农学,利水道,化瘠土为良田,使地尽其利。造铁路,设电线,薄税敛,保商务,使物畅其流。” 维新派可以说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多年宣传的思想为什么到了关键时刻就偃旗息鼓了?你做何评价?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梁启超-1896 二、清末“预备立宪” 请从立宪的目的、实现途径等方面概括清政府是如何理解宪政的? 中国制度未备,民智未开,先行预备立宪,然后根据进步的迟速,再确定立宪,保证皇权的至高无上,以消除革命。 三、民国的宪政建设 民国初年的内阁制与总统制之争,实质是什么?有人说,在中国实现民主,无异沙漠种草,你认为有道理吗? 四、宪政的挫折 对比英国的责任内阁制,你对宋教仁的政治活动是怎样理解的? *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