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童玩大科学.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客家傳統文物的科學 小小童玩大科學 新竹市科學城社區大學。謝迺岳 童玩中有許多科學道理,更有許多應用。從古至今,不只民間有童玩,連達官貴人也熱衷;例如漢代的天燈與唐代的風箏可作戰爭用途,而宋代的踢毽子後來演化成足球。台灣的客家人從中原避戰禍遷至中國南方,再渡海來台,居住地區常與世隔離,因此保存了許多古代的遊藝,其中一類就是童玩。 童玩伴隨許多人成長,不只是打發時間的工具,更是提昇語言能力、磨練手眼協調、發揮創意實踐、促進人際關係的偉大發明。例如玩砂包兼數數唱遊、打陀螺兼選材製作、踩高蹻練平衡兼涉水、打彈珠練準度兼壯膽識等。 今日兒童的課餘休閒活動受到許多外來文明影響,如電動玩具、卡通影片、戰鬥陀螺等;這些活動使兒童愈來愈不想動手做,於是失去創造力;不但個人與社會缺乏競爭力,可能也是胖小子愈來愈多的原因吧! 科學教育講求實證!可以通過「體驗」與「動手做」來培育良好的科學素養,而「鄉土童玩」不論大人小孩都愛,正是科學教育的好手段。新竹市政府與科學城社區大學合作,在青少年館展出的「客家科學展」中,規劃了一個很可愛的鄉土童玩體驗區(2F)以及童玩DIY展示區(1F),歡迎大家來參觀。每月還有一次親子科學班,也會介紹童玩的古往今來,並帶領大小朋友一起來創作科學童玩。另外,在新竹市高峰國小有一間客家科學廳與一間玩具科學廳,也歡迎大小朋友組團參觀。 一.啄木鳥 有一隻美麗的鳥兒從樹上溜下來,還一邊啄著樹蟲喔!這是一種利用能量轉換的童玩(圖二)。較為簡單的理解方法,是鳥腳環套著樹幹,當鳥擺頭時會使腳環有時正有時斜,在環套正樹幹的時候鳥可以滑動,而環傾斜的時候卡住樹幹(摩擦力的作用);啄木鳥就這樣晃啊晃地溜下樹幹了。 但是較好的解釋是「能量轉換」。原來啄木鳥在空氣中振動會失去熱能,所以不可能維持振幅,除非有別種能量傳輸給它。 沒錯,當鳥下滑時,重力位能轉換成鳥的振動動能,振動動能又轉換成熱能。所以長時間來看,鳥的動能沒有減少,而重力位能藉著鳥這個「機械」轉換成熱;因此,啄木鳥在中學是個很好的能量教材。 看看圖二中的老師和同學(向新竹市高峰國小四忠師生致謝),前方桌上有一隻啄木鳥;而大家手上拿的細繩上都有一個鈴噹,正在搖搖擺擺地溜下來;這就是啄木鳥童玩的最簡單版本。 圖三中,作者和四位小朋友手中拿著烤肉竹籤,分別用細鐵絲(綁水果紙袋用)繞在竹籤上作為啄木鳥遊戲;可以做愛心圖樣,也可以作相片夾。酷吧,想不想自己創作一個啄木鳥呢? 二.纜車 用鈴噹與棉繩還可以玩一個遊戲—纜車!用兩條棉繩從鈴噹的吊孔穿過去,請兩位小朋友拉住棉繩。如圖四,右邊同學把兩繩併攏,左邊的同學把兩繩張開,並上下輪流拉兩股棉繩,鈴噹就會逐漸爬往右邊同學囉! 原來繩子被拉開時,提供鈴噹斜往上方的力;兩條繩子提供的合力,正好把鈴噹往上推。這個活動在物理學中,是「力的合成」的好例子。 三.打陀螺 世界各族都有陀螺(請參看科技生活124與126集—童玩科學展),客家人喜歡打大陀螺與定點陀螺。在桃園縣大溪鎮,處處可以見到陀螺的標誌,也常有大陀螺比賽;在新北市三峽區的觀光老街上,幾位達人把陀螺打到高台上的表演,常引來讚歎的掌聲。 大陀螺很難製作,木頭要硬且大,材料不好找且不易切削。大陀螺很難打,數十斤重的陀螺,抱著很重,拋出後須用很大的力拉,還要拖著繩快速跑!圖七中的陀螺,自尖端繞繩子是有原因的:拉繩子時,陀螺受到力矩而旋轉,轉速由慢而快,陀螺比較穩定;就像老人家說話與做事一樣穩當可靠! 拋出陀螺後,拉力不但使陀螺旋轉,還能使陀螺減緩移動速度,停在定點上。拉力太大時,陀螺會被拉回來;拉力太小時,陀螺會往前飛。下次我們到三峽老街走走,欣賞達人陀螺秀的同時,順便想一想原理,還可以長進科學素養喔。 四.踩高蹺 人演化成為兩足站立的動物後,看得遠、走得快,而且空出的雙手與十指可以提抱物品、抓取工具,於是在很短時期內就主宰了整個地球。 踩高蹺讓我們回到人類演化初期,也是人類嬰兒的學步時期;調整身體的重心來用兩足行走並不容易,這也是許多動物仍然用四足行走的原因。 猜猜看,高的和矮的高蹺,那一種容易倒地?答案是矮的。因為高的高蹺倒地的時間長,所以我們有時間去調整重心保持平衡。 高個子的人不易倒地,原因也是一樣,因為他的「轉動慣量」較大,使他倒地的時間長,他有機會踏出腳步來平衡。所以踩高蹺時,腳須不停的前後移動,才不容易倒下喔! 五.線軸車 古早的線軸車是利用縫衣線的木製線軸做成的,通常在軸內有數條橡皮圈,兩端被一長一短兩根竹籤卡住。長竹籤的一端著地,產生力矩使線軸轉動,同時規範線軸車的前進方向;長竹籤和線軸之間卡著一段蠟燭,讓摩擦變小,使線軸車能快速前進。 線軸車的設計理念之一,是環保再利用的美德。今日

文档评论(0)

ted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