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思危意识---谈公司信息安全程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银是个人信息安全的一个重大危机,一个系统漏洞,一个病毒程序,轻易便会害得人血本无归。2007年1月福建泉州的蔡先生突然发现自己的一笔存款不翼而飞。2007年5月,江苏省无锡市温女士的信用卡被人分4次消费了2000元。调查发现,受害人的卡开了网上银行。那么储户的详细信息是如何泄露的?警察抓捕了一个叫“蚂蚁”的人。从“蚂蚁”的电脑里发现了多达一万多个用户的网上银行信息, 还有用户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等,几乎无所不有。据“蚂蚁”交代,他掌握的信息都是从“顶狐”那买的,而此人是一名黑客高手,曾是2005年瑞星排的十大病毒之一的制造者。2006年他编写了木马程序,从此开始了盗取个人信息的行当。 生活中的信息安全 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生活中的信息安全 而通过通信运营商造成的信息泄露则是身边的另一大信息安全危机。北京市朝阳法院曾公开审理一起个人信息泄露案件。案件中3名被告人分别是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的工作人员。起诉书指控他们利用工作之便,向调查公司非法提供、出售用户的个人信息。这起个人信息泄露案件与一起两败俱伤的情杀案有关。案犯委托神州浩天公司帮他找情敌,当时调查公司就是从几个被告人手里取得的信息,该案犯知道了地址,冒充送快递的,将房门骗开,将被害人杀死。原本只知道情敌电话号码的凶手,通过神通广大的调查公司查到了对方的姓名、手机通话记录和家庭住址,最终酿成了血案。 生活中的信息安全 类似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调查公司利用非法手段获取个人信息后,轻则上门讨债,重则引发人员伤亡,社会危害不可小视。他们获取当事人个人信息后,当事人被骚扰、被跟踪,往往不堪其扰。房子才刚买完,装修公司的电话就打过来;孩子刚出生还没出院,各家婴幼儿用品的经销商就指名道姓找上门来;还有手机里时不时蹦出卖保险、兜售文凭、提供贷款、窥视他人信息的短信。很多人都会问,谁动了我的个人信息?非法出售或提供客户个人信息的,很可能就是电信运营商的工作人员。 生活中的信息安全 在我国现存法律中,关于信息泄露的处罚条例早已存在,但仍有一些工作人员知法犯法。根据刑法修正案第七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将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生活中的信息安全 2012年春运国内火车票开始推行网络实名购买,为旅客带来极大的方便,但随之暴露出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一些公民在网上购买火车票时,发现自己的身份证已经被抢先注册,而他们之前并没有注册过,这表明这些公民的信息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泄露了。 生活中的信息安全 此外,很多人将身份证、银行卡、手机等重要物品放在一起携带,一旦丢失,补办各种卡证将十分麻烦,还有可能为犯罪份子提供可乘之机。犯罪份子将利用身份证和手机的有效信息,盗窃受害人存款、对受害人家属进行诈骗、冒充受害人身份进行犯罪活动,为受害人及其家人带来深重的灾难。 按《刑法》有关规定,制作和贩卖假证构成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的,一般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生活中的信息安全 总而言之,要想全面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首先必从自身做起。 提高安全意识,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不随便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 要学会识别各种诈骗手段,接到销售电话或者短信,放下不应有的 好奇心,不主动受骗上当; 遇到问题主动维权,如果个人信息被非法泄露,要主动报案维护自 己的权益。 生活中的信息安全 提高思危意识 谈公司信息安全 引言 生活中的信息安全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责任追究办法 结束语 工作中的信息安全 相较生活中的信息安全,工作中的信息安全尤为重要。生活中出现安全问题影响的只是个人、家庭,工作中的疏忽、大意导致信息外泄和造成的信息安全事故,将对个人前途、公司、乃至国家利益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工作中的信息安全 一是违规外联。对于什么是违规外联,许多企业员工并不完全解其意,即使了解也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往往抱着侥幸的心理明知故犯,一些重大的泄密事件就在不经意间发生。 因信息安全防护意识不强,容易发生的问题主要有三项。 工作中的信息安全 某政府职员想在因特网上进行数据查询,考虑使用外部网终端查询不太方便,该职员就在内网终端上通过连接政务外网网线的方式访问因特网,在因特网上浏览网页时访问的某个论坛正好被黑客挂了木马。内部工作秘密在该职员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窃取,最终造成了重大泄密事件。 工作中的信息安全 国家某单位员工私自在内网办公计算机上安装使用了CDMA无线上网卡接入互联网。在与互联网联通的期间,导致内网办公计算机感染木马,该单位重要资料被盗取。该员工受到降级处分,并调离原工作岗位。 工作中的信息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