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籍《断章》
* 学习要点: 1、了解卞之琳的生平及创作。 2、赏析《断章》。 ——《断章》解析 (1910—2000)现代诗人、翻译家。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1930年开始写诗。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三秋草》,1935年出版《鱼目集》,1936年与李广田、何其芳合著的《汉园集》出版。 卞之琳是30年代中国文坛“现代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卞之琳的创作与提倡格律诗的新月派有关联,但他的风格实际上更接近于象征派,曾与象征派代表诗人戴望舒一起编过《新诗》杂志这一时期的诗作表现出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对现实的不满与思考。 他感觉敏锐,又善于将情思与理念深藏于诗意之中,有时却不免给人隐晦之感。他的诗作讲究音节的整饬,追求文字的奇巧,不少篇章还弥漫着忧郁惆怅的情绪。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十月三日 第一节: (一)画面 “你”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围绕他,有桥、有风景、有楼上看风景的人。作者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中,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素描。 这宇宙与人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而一切事物又是互为关联的。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你”理所当然的是看风景的主体,那些美丽的“风景”则是被看的“客体”; (二)哲学沉思: 到了第二行诗里,就在同一个时间与空间里,人物与景物依旧,而他们的感知地位却发生了变化。同一时间里另一个在楼上“看风景人”已经变成了“看”的主体,而“你”这个原是看风景的人物此时又变成被看的风景了,主体同时又变成了客体。 第二节 (一)画面: 现实与想象图景的结合。也许是看风景归来的人,或许径是无关的另外的人,总之这“你”可以是“他”,也可以换成“我”,这些不重要。重要的仍是主客位置的互换所表现的相对性。“你”是这幅“窗边月色”图的主体,照进窗子的“明月”是客体,殊不知就在此时此夜,你已进入哪一位朋友的好梦之中,成为他梦中的“装饰”了。那个梦见你的“别人”已成为主体,而变为梦中人的“你”,又扮起客体的角色了。 在宇宙乃至整个人生历程中,一切都能是相对的,又都是互相关联的。在感情的结合中,一刹那未尝不可以是千古;在人生与道德的领域中,生与死、喜与悲、善与恶、美与丑……等等,都不是绝对 (二)哲学沉思: 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相对的、互相关联的。人洞察了这番道理,也就不会斤斤计较于是非有无,一时的得失哀乐,而应透悟人生与世界,获得自由与超越。 此诗着重强调的是世间万物互为依存、耦合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宇宙间事物既各有其独特性又复彼此圆融的哲理感悟与理想企盼,它所推许的是一种有机且有情的大宇宙观以及“与天地参”的天地境界。 《断章》中心意蕴 前后两句主宾语在内涵上相同而在功能上却发生了互换的倒置。句子的首尾相联,加强了语言的密度,主语和宾语、主体意象与客体意象的互换,增强了诗画意境的效果,在视觉与听觉上都产生了一种音义回旋的美感效果,隐喻的相对关联的哲理也得到了形象的深邃性和具体性。 对举互文 “淘洗”了个人感情,实践诗的“非个人化”,而增强了诗的普遍性。诗中的“你”可以代表或换成“我”或“他”(她),就与读者更为亲切,跳出了艺术境界的小我,诗本身的思想境界也具有了更大的开放性。 “淘洗”与诗的“非个人化” 1. 以距离、对照、变易、意象叠加与电影蒙太奇手法作为诗的组织法,体现出一种现代意识(新的时空观与新的感受方式)。 2. 以象征性意象间接地表现诗的意蕴,使传统诗歌的意境与西方诗歌的“戏剧性处境”融为一体。 3. 情感深刻内敛,意境蕴藉淡远,韵味深邃悠长。 4. 诗形自由精致,音韵优雅柔和(抱韵、内韵、每行三顿)。 象征意象的组合 相对的哲学观念 对举的巧妙结构 情智化的探索 独自在山坡上, 小孩儿,我见你 一边走一边唱, 都厌了,随地 捡一块小石头 向山谷一投。 说不定有人, 小孩儿,曾把你 (也不爱也不憎) 好玩地捡起, 像一块小石头 向尘世一投。 ﹙二﹚不断觉解,学会欣赏、尊重、关怀他性,充实、提高与完善自我的生命境界。 《断章》给我们的启示 ﹙一﹚破除固执,改变自限、自是、自大的心理状态与人生态度。 投独自在山坡上,小孩儿,我见你一边走一边唱,都厌了,随地捡一块小石头向山谷一投。说不定有人,小孩儿,曾把你(也不爱也不憎)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