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审计的功能何在? 审计职业安身立命的支撑点在哪里? 是什么驱动着这一职业不断更新与发展? (一)账项基础审计的产生 1、 古代审计及英国详细审计时期 审计需求: 合伙企业中未参与经营管理的合伙人需要了解中,掌握企业的财务情况,以维护其投资利益,而参与经营的合伙人有责任向他们证明合伙契约得到了认真履行,利润的计算和分配是正确合理的,产生了审计的社会需求 经济业务简单,控制手段较原始,财产所有者关心的是经营管理者的诚实性。 审计目标:早期审计检查受托人个人的正直性,而不是薄记的质量,只有在认为可能存在舞弊行为的情况下才对簿记正确性加以验证。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 审计需求: 两权进一步加剧分离,经营管理人员为谋取私利可能损害所有者利益的风险, 管家式的受托经济责任基本就是集中在不舞弊、不中饱私囊方面。 审计目标: 揭露各种错误、揭弊和不忠于职守的行为。 对以上两个阶段审计的总结 舞弊审计 审计方法是以交易为基础,进行账证、账账及账表之间的稽查和核对,在详细审计的基础上据以判断是否存在舞弊性行为或技术性差错。 实质上是对会计人员工作的一种重复,一种独立复核。 2、美国资产负债表审计及财务报表审计初期 20世纪初,全球经济发展重心转向美国 审计需求:债权人成为报表的最大需求方,以求得其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而不是经营者诚信与否,诚信不代表经营有方,能按时还本付息。) 1929经济危机后,扩展到利润表等财务报表,希望从报表中提炼经营风险信号,以规避或减少风险,审计的受益对象从单一的股东扩大到包括债权人在内的多元利害关系人。 审计目标: 以保护债权人利益为导向的资产负债审计的流行 1929年后,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审计目标逐渐由查错揭弊向验证财务报表的公允性转变。 该阶段总结: 审计的目标基本都是查找和揭露账面上的差错和舞弊,业务活动的开展则主要是以账面上的会计事项及交易为主线,围绕会计账簿报表的编制过程来进行的。 (二)制度基础审计(系统导向审计) 导火索:20世纪30年代末的美国麦克森.罗宾斯公司破产案例 该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由于管理层合伙舞弊,利用公司内部控制的薄弱从公司贪污了巨款,从而使股东和债权人蒙受了损失。 该公司十多年来的财务报表是由一流的普华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审计, 一直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发表正确 适当的审计意见。 这一事件暴露了审计程序和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尽管建立内部控制是管理部门的义务,但是审计人员为了避免法律责任也有责任对委托人的内部控制是否完善进行评价。 特点:以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价为基础,以验证财务报表的公允性为审计目标。 理论基础:研究一个客户的内部牵制系统,特别是会计控制系统,考虑其工作流程和自我检查的效果可以有效地确定客户会计制度的可靠性程度,然后可以根据内部牵制的效果来决定抽样范围,从而制定出既有效率又有效果的审计程序。 审计目标的变化 1940---1960年间,审计目标继续强调确定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同时,进一步降低了查错揭弊的重要性 直到1960年以后,企业管理人员舞弊欺诈案的增加和诉讼爆炸。审计目标由报表公允性转化为两者兼具。 隐患 雇员之间串通作案及高级管理层涉及欺诈使得审计人员揭露欺诈实际上不可能实现。 AICPA发表的16、17号审计准则公告,仍以财务报表为中心来看待查错揭弊问题,只是在重大舞弊已影响到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时才将其列入审计关注问题。 虽然有意承担查错揭弊责任,但对责任的认识还未完全肯定,对此责任的接受还较为勉强。 (三)风险导向审计 导火索:安然事件与安达信的解体 一是安然事件是这次美国资本市场舞弊风波的发端, 二是安然公司从成长到破产,一直吸引美国媒体的关注和公众的视线, 三是安然事件的发生导致世界著名的会计公司——安达信公司解体。 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公布第三季度的财务状况,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到6.18亿美元,从安然公司走向毁灭的整个事件看,这次财务报表是整个事件的“导火索”。 2001年10月22日,The S网站发表文章进一步披露出安然与另外两个关联企业Marlin2信托基金和Osprey信托基金的复杂交易,安然通过这两个基金举债34亿美元,但这些债务从未在安然季报和年报中披露。 同一天,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盯上了安然,要求安然公司主动提交某些交易的细节内容,并于10月31日开始对安然公司进行正式调查,至此,安然事件终于爆发。 在政府监管部门、媒体和市场的强大压力下,2001年11月8日,安然向美国证监会递交文件,承认做了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