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抗震相关的概念.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震相关的概念

钢筋混凝土的抗震性能设计 目录 1.地震的发震机制 3 2.地震危险性评价(采用危险性评估概率方法) 3 3,地面运动记录的特征(P白14) 3 4.输入地震波的选取方法 3 5.弹性反应谱的概念 4 6.弹性反应谱的影响因素 4 7.我国标准设计反应谱 4 8.用较小的弹性地震作用参与组合所设计出的结构能够抵抗中等或大震作用的原因 5 9.什么是R,什么是μ,什么是R-μ-T关系 5 10.单自由度体系与多次超静定多自由度体系非弹性特征的区别 6 11.什么是多次超静定结构的体系超强?体系超强对结构带来的影响 6 12.考虑结构非弹性性能的抗震设计总体思路(PPT总结) 6 13.钢筋的受压屈曲,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影响 6 14.什么是钢筋的包兴格效应?钢筋的包兴格效应对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 7 15.混凝土的裂面在接触效应 7 16.粘结滑移滞回规律特征 8 17.循环受力下,钢筋粘结性能的影响因素(联系4-4节点钢筋粘结性能) 8 18.钢筋混凝土柱的非弹性滞回反应特征(对柱滞回反应的影响因素) 9 19.增加轴压比,滞回捏拢现象减轻的原因 9 20.钢筋混凝土梁的非弹性滞回反应特征 9 21.梁中纵筋屈服前与屈服后,构件非弹性特征(塑性变形)增大的原因 10 22.钢筋的屈服区长度随着结构地震反应的增大和地震作用的反复而逐步增大的原因(屈服渗透) 10 23.影响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因素(抗震构造措施原则,待完善) 11 24.梁的抗震构造措施中控制纵向受拉纵筋的最小配筋率的原因 11 25.柱的抗震构造措施中控制纵筋最小配筋率的原因 11 26.剪力墙抗震措施中控制纵筋最小配筋率的原因 12 27.剪力墙和筒体结构墙肢底部约束边缘构件中纵向钢筋最低数量的原因 12 28.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能力设计方法 12 29.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设计方法 13 30.中间层中间节点滞回性能(抗震性能)影响的因素 13 附:一些基本概念 15 1.滞回概念 15 2.斜弯效应 15 3.钢筋的内力偶 15 4.屈服渗透,塑性铰区,塑性铰,塑性铰等效长度 15 5.捏拢现象 16 6.Capacity Desige 能力设计 16 1.地震的发震机制 活动断裂带是易发生地震的部位 现在广为接受的地震的发生的断层破裂机制是基于弹性回跳原理。 2.地震危险性评价(采用危险性评估概率方法) 根据地震活动性,地震地质条件,确定各地区的潜在震源及其最大地震强度。 确切了解各发震活动断裂带,确定各活动断裂带或震源区的发震概率特征。 确定分别适用于不同传播环境的各震源与场地之间的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或反应谱值得衰减规律。 对每个场地,根据分段泊松分布模型和全概率理论,计算N个地震带对场点的地震危险性贡献。 3,地面运动记录的特征(P白14) 地面运动记录的特征主要是三个,即,幅值,频谱特性,持续时间。 4.输入地震波的选取方法 应首先考虑震源和传播的途径来选取地震波。再兼顾考虑场地因素,根据反应谱来选拨。选波时的依据是,选出的波用于计算反应后,差异不大,在可接受的范围。 峰值的调整:地震波的峰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震波的强度,因此要求输入结构的地震波峰值应于设防烈度要求的多遇地震或罕遇地震的峰值相当。 频谱特性:所输入的地震波的卓越周期应尽可能与拟建场地的特征周期一致,所输入的地震波的震中距应尽可能与拟建场地的震中距一致。 地震动的持时:地震记录最强烈的部分应包含在所选持续时间内,若仅对结构进行弹性最大地震反应分析,持续时间可以取短一些,如果对结构进行弹塑性分析或耗能过程分析,持续时间应该长些。 地震波数量:输入地震波数量太少,不足以保证时辰分析的合理性,地震波太多,工作量太大。 中国抗震规范选择地震波的方法:设计规范标准反应谱法。通过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考虑了震级,震中距,场地条件对频谱特征的影响。 美国选择地震波的方法:地震危险性的解聚处理。对所考虑的结构的主要振型的自振周期的地震风险,找到对应的地震事件,并找到地震事件对应的震级和震中距,最后找到符合条件的台站处,获得地面运动的记录,作为非弹性动力反应分析的输入。 5.弹性反应谱的概念 弹性反应谱即为在给定阻尼比下的弹性单自由度体系在某一地震地面运动激励下最大反应随体系自振周期变化的规律。 弹性反应谱包括:最大位移反应谱,最大速度反应谱,最大加速度反应谱。 反映了不同自振周期单自由度体系的最大反应的差异,展示了这条地震输入中不同频率的震动分量携带能量的多少。 最常用的是加速度反应谱。 (一条地震输入,多个自振周期不同的单自由度体系,得到一个弹性反应谱) 6.弹性反应谱的影响因素 地震动幅值仅对地震反应谱的大小有影响 地震动的频谱组成特征对地震反应谱的形状有明显影响。场

文档评论(0)

zhangh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