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国语鲁语)阅读(上)供参习.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诗文(国语鲁语)阅读(上)供参习

古代诗文(国语鲁语)阅读(上) 一.理解常见的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文言实词常识 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考试说明》对古诗文阅读的总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浅易诗文应以秦汉散文与后世古文家的作品为阅读文本,诗歌应以唐诗宋词为鉴赏对象。 学生要过好文言阅读关,首先务必过好文言词汇关与句法关。其中,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尤为重要。它是读懂浅易的古代诗文的最重要一步。每年高考试题中考查的文言实词在8—10个左右。所以,高考文言实词扩大考查面,注意古今意义的联系,是一个基本发展趋势。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离不开语境,无论是实词的读音还是词义、用法,均要依据实词所在的特定语境——上下文。这不能靠死记硬背,即使能把课本规定的340个实词一个不落地背熟了,不理解文意也可能判断失误。常见文言实词应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要正确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切实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二是学会根据已知条件推断词义,主要是以文解文,因文定义。 古代诗文阅读(下) 一.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综合 1.分析综合的方法和要求 前面说过,我们必须把文言文当做文章来读,不能当做古汉语语法学习材料来读,语文高考历来重视对文言文内容的分析与综合能力的考查,体现的正是这样的要求。 像读现代文一样,读叙事类文言文,要读懂作者叙述的是怎样的一件事,要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要把握事情或事件的关键情节,要理解作者对事情的看法和态度。读记人类文言文,要读懂作者写了哪个或哪些人物,写了人物的哪些特点或品质,表现了人物之间怎样的关系,要理解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读策论类文言文,要正确概括作者的观点,要弄清文中用了哪些材料证明了作者的观点,要会分析文章中观点与观点、观点与材料、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2.命题走向及分析 近年来,每年高考都有一道考查分析综合能力的试题,在文言文阅读这个题群中占有重要位置。这道试题备选答案的设计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让考生辨识对要点的归纳是否正确。对全文内容作归纳叙述,难度比较高;每个选项归纳叙述一部分内容,难度就低一些。第二种,将归纳内容要点与概括作者思想观点结合起来,让考生判断正误。如2000年全国卷16题,每一个选项都由两部分组成,先概括有关的内容说明或表现了什么,然后是对相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考点如果设在思想观点的概括上,难度就比较高;考点如果设在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上,难度当然就比较低。第三种,备选答案的表述采用述评的方式。 3.高考精题荟萃 1.(1999—全国—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苏琼自幼聪明伶俐,言辞机敏。东荆州刺史问他是否想作官,他认为应当先设官职而后求人,个人不应主动求官。曹芝十分欣赏,委任他为参军。 B.苏琼重视社会治安,办案认真细致,治内清明太平。他的这一政绩,对贼人起了威慑用,于是邻郡有的富豪未免遭抢劫,将财物寄放到南清河郡。 C.苏琼清正审慎,严于律己。他揣摩出道研来访的心思,避开话题,使对方无由启口;他留下赵颖的新瓜却不剖食,使其他人打消了馈赠的念头。 D.苏琼关心人民的疾苦,敢于为民请命。在治内遭受灾害的情况下,他谢绝了善意的劝告,仍然冒着获罪的危险,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两岸人民。 答案D 分析 “在治内遭受灾害的情况下,他谢绝了善意的劝告,仍然冒着获罪的危险,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两岸人民。”这些表述有混乱的地方,把“谢绝劝告”说成是遭受灾害情况下的事,不确切;把“冒着危险”的目的说成“革除旧弊”,也属于时间上的错乱。 四个选项都没有涉及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综合,仅仅从内容着眼,这样设计是为了降低难度。 2.(2000—全国—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威自小志向远大,砥励名节,品格高尚。他在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途中又亲自放驴,料理生活,从无靡费之举。这使他日后得到很高的声誉。 B.胡威之父胡质身居高位却能恪守清廉。胡威辞别回家时,他仅取绢一匹送作路资。在儿子询问时坦然地表明,此绢为正当所得,并非不义之财,从而赢得了儿子的敬佩。 C.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岂料弄巧成拙,胡质了解真相后对他严加处罚,并免去他的官职。 D.晋武帝十分赞赏胡质。他问到胡氏父子的高下,胡威说“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认为自己远远不如。这既说明了胡质品格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亲的心情。 答案C 分析 试题没有涉及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考查的是读懂文本内容的能力。试题从胡威、胡质、帐下都督、晋武帝四个点设计备选答案,要求考生辨析对文意分析概括的正误。根据文意,帐下都督是不愿将照顾胡威的事情告诉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