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学情分析:
在初中《科学》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知道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初步了解质子、中子、电子的质量、电性关系;已初步了解元素和同位素的概念及同位素的应用。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在《科学》教材中未涉及,但在初高中衔接教育中已作初步讲解,学生基本可以学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编排在化学学习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前两个单元中,学生已经认识到了化学世界物质的精彩纷呈,了解到了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的多样性。在有这些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学生从宏观的物质世界带入化学的微观世界。在本单元中主要介绍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和原子的构成等内容,再在《化学2》中系统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历史。
了解钠、镁、氧等常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知道它们在化学反应中通过电子得失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事实。通过氧化镁的形成了解镁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
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能根据原子组成符号判断原子的构成。知道核素、同位素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历史,让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艰难过程,认识实验、假说、模型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原子中质子、中子、电子及质量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3.通过氧化镁形成过程的分析,以及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让学生学会推理、归纳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爱。通过氧化镁形成过程的分析,让学生从宏观走向微观,领悟化学反应的本质。
教学重点:
1.构成原子的微粒之间的量的关系。
2.化学反应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化合价与得失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化学反应中最外层电子的变化,以及化合价与得失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在世界史上最早提出“原子”这一名词的人是谁吗?(学生中会有人说道尔顿、德谟克利特……)对,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提出了哲学概念上的“原子”这一名词,他认为物质是由不可分割的微粒即原子构成的。在希腊语中,原子就是“不可分割的”意思。那么,现代意义上的原子又是什么呢?
【投影】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的硅晶体、以及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用原子书写的 “中国”图片。
【讲述】这是我们借助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得原子的表面,那原子的内部结构又如何呢?据报道,英国耗资3.8亿英镑、占地5个足球场的超级显微镜,能观察到原子的内部结构,此项研究正在进行之中。当然科学家经其他实验研究已证实,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显然,从2500年前的古希腊到今天,“原子”的意义已经发生了明显地变化。那么,2500年来,科学家是怎样探索原子的结构的呢?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又有哪些科学家对此作出了卓越贡献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第27~28页的交流与讨论,并找到重要的科学家及他们的主要观点。
【学生】学生阅读。
【板书】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
【讲述】好,阅读完了,大家对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过程应该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去,就让我们一起沿着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足迹来认识原子。那对此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有哪几位呢?
『视频录像』
【讲述】在近代化学史上,最早提出原子结构模型的人是道尔顿,在1803年,提出了具体的原子模型,建立了近代原子学说。那道尔顿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呢?
【学生】(集体回答)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讲述】可是,在1897年,汤姆生在实验中发现了电子,并且发现电子是带负电荷的,且质量非常的小。由于原子呈电中性,所以汤姆生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是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原子中,而带负电荷的电子则镶嵌其中,正负电荷总数相等。于是于1904年提出了被称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
【讲述】科学探索的脚步并没有停止,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在做α粒子散射实验时发生意想不到的现象。
【投影】α粒子散射实验图片
【提问】从这一实验现象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1、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
2、中间有一个几乎集中了所有原子的质量且体积很小的粒子——原子核。
【板书】卢瑟福:原子
【投影】卢瑟福的主要观点:
1、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
2、中间有一个几乎集中了所有原子的质量且体积很小的粒子——原子核。
3、电子随意地围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地铁物业管理培训课件.pptx
- 工程数学(本)形成性考核作业4.doc
- GB T 34520.7-2017 连续碳化硅纤维测试方法 第7部分:高温强度保留率 标准.pdf
- 自编教材审核表(模板).pdf
- 一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个案护理PPT.pptx
- [大庆]黑龙江大庆市民政局所属事业单位选调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笔试上岸试题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ISO9001 14001 ISO45001检查表审核方法全套.docx VIP
- 增光膜规格说明书.pdf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第一单元教材解读及集体备课课件.pptx VIP
- 2024 离婚协议书 离婚协议(打印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