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低的效成因及模式重构.doc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低的效成因及模式重构.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低的效成因及模式重构

PAGE PAGE 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低效的成因及模式重构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产生多是由内部控制低效造成而内部控制低效又源于控制模式的不规范因此研究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探索提高内部控制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低效成因的基础上根据COSO报告和ERM的要求构建了要素式动态控制的立体模式并对这一模式的构成及其运行方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商业银行规范内部控制行为和降低金融风险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控制模式;风险控制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对呆滞账的控制1990年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坏账占全部贷款的比例已经超过20%连同逾期、展期的呆滞贷款总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超过了70%1991年末四大国有银行的坏账超过其自有资本产生资不抵债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颁布五要素的内部控制框架(简称COSO报告)引发了全球性内部控制高潮也给我国商业银行提出了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我国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不但不偿还贷款甚至连贷款利息也不支付致使全国银行业在1994年和1995年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分析其产生亏损原因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赵文杰1996)产生了过多的呆滞账以及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为控制全球普遍存在的坏账损失及其金融风险1998年9月巴塞尔银行业委员会发布了银行内部控制系统框架(FrameworkforInternalControlSystemsinBankingOrganizations)我国商业银行也开始了全面内部控制建设虽然对降低运营成本以及控制金融风险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改变我国银行业呆滞账过多的现象1999年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超过1万亿元2003年6月全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达到3.2万亿元这就不得不使我们反思商业银行实施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还存在的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为解决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低效的问题理论界和实践中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陈元燮(1998)使用系统观点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结构指出控制信息不畅以及控制的手段和方法失效是产生内部控制低效的主要原因;王顺(1999)从COSO报告的要求出发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指出监管不利以及约束失效降低了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秦辉(2000)从农业银行深圳分行实施内部控制的实践出发分析了商业银行建立要素式内部控制模式的必要性;董青(2001)从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实施内控制度的实践出发在分析银行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商业银行建立有效内部控制体系的要求;张明魁任福堂(2002)在分析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目标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实施审计的要求;杨军、陈朝豹(2003)重点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要素式内部控制系统的初步设想;李明辉、王学军(2004)重点研究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指出对商业银行特别是上市银行加强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是提高内部控制效果的有效措施;周正兵(2005)通过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标准》编写组组长王健豪先生的采访介绍了相关的标准并分析了制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标准的重要性;余奇才、曾北川(2006)分析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强调了商业银行实施内部控制时进行评价的重要性经过几年来理论与实践界的研究已经明确了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方向是要根据COSO报告以及ERM框架的要求建立要素式的内部控制模式并且要打破传统的平面式结构构建多维内部控制框架虽然许多专家、学者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应如何构建这一模式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致的意见需要进一步地探究构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情况的有效运营模式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经过几年来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剥离以及上市治理不良贷款数额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仍不容乐观2006年第一季度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仍有1.3125万亿元据新闻报道我国1-9月份新增不良贷款金额近9000亿元这种现象除了制度方面的原因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内部控制低效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低效在增加其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操作风险的产生(孙涛2006)从2000年到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共发生涉案金额在百万元以上的操作风险案件75起其中人民银行6起农业银行15起建设银行17起中国银行18起其他金融机构10起除涉案金额不详的13起案件以外的其他案件造成国有资产损失高达24.15亿元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任务仍很艰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开始实施内部控制但随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实施金融风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越控制越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

文档评论(0)

dlive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