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必纠的18个生物易错易混点.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前必纠的18个生物易错易混点

考前最后一次浓缩 ——考前必纠的18个生物易错易混点 1.对蛋白质中的数量关系把握不到位,导致判断与计算错误 解题基础:在形成一个肽键时,会产生一分子水、消耗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脱掉1个O原子和2个H原子;水解时,每断开一个肽键,就消耗一分子水、恢复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增加1个O原子和2个H原子。据此可得出: (1)肽链形成时的脱水数=形成的肽键数=消耗的氨基数或羧基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2)肽链水解时的耗水数=断开的肽键数=恢复的氨基数或羧基数。 (3)O原子个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2×氨基酸个数+R基上O原子数-脱去的水分子数=R基上的O原子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4)N原子个数=氨基酸中的N原子总数=氨基酸个数+R基上的N原子数。 (5)氨基数=氨基酸中的氨基总数-形成的肽键数=R基上的氨基数+肽链条数。 (6)羧基数=氨基酸中的羧基总数-形成的肽键数=R基上的羧基数+肽链条数。 (7)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脱去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包括脱去的水和其他物质,如胰岛素中二硫键形成时的脱氢)。 2.对细胞的结构理解不够,导致相关的判断错误 (1)认为没有细胞核的细胞是原核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属真核细胞。 (2)认为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叶绿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叶绿体;根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 (3)认为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其实,除支原体外的原核生物及酵母菌等真菌也有细胞壁。 (4)认为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其实,低等植物细胞也有中心体。 (5)认为有液泡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其实,某些低等原生动物(如草履虫的伸缩泡)、真菌也有液泡。 3.对O2浓度与运输速率的关系理解不到位而出错 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与O2浓度无关。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O2浓度通过影响细胞呼吸而影响能量供应,进而影响主动运输:O2充足时,进行有氧呼吸,供能充足,主动运输较快;O2不足时,有氧呼吸减弱,供能减少,运输速率减慢,但在无氧时,也可通过无氧呼吸供给少量能量,主动运输可缓慢进行。影响曲线图如下: 4.酶实验的类型 (1)几个与酶相关的实验的混淆点 ①验证酶的高效性与验证酶的催化作用不同:前者既可以通过比较过氧化氢酶和无机催化剂催化H2O2分解成水和氧气的反应速率,来证明酶的高效性,也可以增加酶的稀释度进行验证,即极少量的酶也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后者则需要设置不加催化剂的空白对照。 ②验证酶的作用受温度(或pH)的影响与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或最适pH):前者只需要设置“较低温度(或较低pH)、适宜温度(或适宜pH)和较高温度(或较高pH)”,在其他条件适宜时,观察酶促反应的快慢即可;后者需要设置“梯度温度(或梯度pH)”,在其他条件适宜时,检测酶的活性,酶活性最强时对应的温度(或pH)就是酶的最适温度(或最适pH)。 (2)合理设计操作程序,有效控制实验条件:对于温度和pH等实验条件的控制,应该在酶与底物接触之前进行。 (3)合理确定观测指标:即对因变量的检测应具有可操作性,如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的实验中,通过观察相同时间内气泡产生的多少或用无火焰的卫生香来确定产生气体的快慢和产生了O2,如果直接观察产生的O2则不能实现。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是自变量,若所用的酶是淀粉酶,则不可用斐林试剂检测反应的产物,因为用斐林试剂鉴定时需要加热,会改变实验的自变量(温度)。 5.判断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条件控制及结论 细胞呼吸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时,有氧呼吸在有氧条件下进行,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相等;无氧呼吸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进行,因产物不同可分为产生CO2和酒精的酒精发酵和产生乳酸的乳酸发酵。利用如下实验装置可观测到如表所示的现象与结论: 说明:(1)根据装置中液滴的移动判断细胞呼吸的方式。装置中液滴的移动反映的是装置内气体的体积变化,具体情况是:装置1内放置蒸馏水,吸收气体忽略不计,液滴左移反映装置内的气体减少(如吸收O2量多于产生的气体量),液滴右移反映装置内的气体增多(如酒精发酵)。装置2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装置内的CO2,因此,装置内产生CO2量的多少不会影响装置中的液滴移动,具体是:有氧呼吸消耗O2使装置内的气体减少,液滴左移;酒精发酵时,没有气体的消耗,产生的CO2被吸收,装置内的气体量不变,液滴不移动;乳酸发酵时,既无气体消耗,也无气体产生,液滴也不移动。 (2)利用该装置测量待测生物的呼吸熵,即释放的CO2量÷吸收的O2量。如:在以葡萄糖为细胞呼吸底物时,有氧呼吸中产生的CO2量与消耗的O2量相等,结合装置1和装置2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