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电压参考资料
For reference only
一、重要概念
1、自持放电:不需要其他任何外加电离因素而仅由电场作用就能维持的放电。
2、非自持放电:必须借助外加电离因素才能维持的放电。
3、反击和绕击:雷击线路杆塔顶部时,由于塔顶电压与导线电位相差很大,可能引起绝缘子串的闪络,即发生反击。雷电绕过避雷线击于导线,直接在导线上引起过电压,称为绕击。
4、极性效应:在极不均匀电场中,高场强电极的不同,空间电荷的极性也不同,对放电发展的影响也不同,这就造成了不同极性的高场强电极的电晕起始电压的不同,以及间隙击穿电压的不同,称为极性效应。
5、50%冲击击穿电压:工程上采用50%冲击击穿电压来描述间隙的冲击击穿特性,即在多次施加同一电压时,用间隙击穿概率为50%的电压值来反映间隙的耐受冲击电压的特性。
6、进线段保护:进线段保护是指在临近变电站1~2km的一段线路上加强防雷保护措施。
7、接地电阻:接地极或自然接地极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综合,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电晕放电:导线或电极表面的电场强度超过碰撞游离阈值时发生的气体局部自持放电现象。
9、内部过电压:暂时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暂时过电压:工频过电压——空在电路电容效应,电负荷,不对称短路;谐振过电压——铁磁谐振过电压--饱和引起。操作过电压:切合空载线路过电压--断路器重燃引起;弧光接地过电压--单相接地故障Ic,间歇性电弧;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
10、主绝缘:发电机、变压器各点对地绝缘。匝间绝缘:变压器多匝绕组间的绝缘。分级绝缘:各个不同的电压等级采取不同的绝缘等级。
均匀电场和极不均匀电场气隙放电特性有何不同?
极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电压比均匀电场低;2)极不均匀电场如果是不对称电极,则放电有极性效应;3)极不均匀电场具有特殊的放电形式——电晕放电。
12、电介质的损耗:分电导损耗和极化损耗。极性液体介质tgδ随温度和频率变化的曲线就从这两个损耗上说。总趋势: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再增大。其中电导损耗一直增大,极化损耗先增大,最后一直减小。
13、气体中带电粒子产生和消失的形式:碰撞电离,光电离,热电离,表面电离。
14、汤逊放电实验的过程:(1)线性段oa(2)饱和段ab(3)电离段bc(4)自持放电段c点以后。
15、电子崩:指电子在电场作用下从阴极奔向阳极的过程中与中性分子碰撞发生电离,电离的结果产生出新的电子,新生电子又与初始电子一起继续参加碰撞电离,从而使气体中的电子数目由1变2,又由2变4急剧增加,这种迅猛的发展的碰撞电离过程犹如高山上发生的雪崩,因此被形象的称之为电子崩。
16、自持放电条件:γ( -1)≥1;巴申定律:Ub=f(pd),假设d或者p任意一个不变,改变另外一个因素p或者d,都会导致气隙的击穿电压Ub增大。
17、流注理论与汤逊理论的不同:流注理论认为电子的碰撞电离和空间光电离是形成自持放电的主要因素,并特别强调空间电荷对电场的畸变作用;而汤逊理论则没有考虑放电本身所引发的空间光电离对放电过程的重要作用。
18、形成流注放电的条件:初始电子崩头部的空间电荷数量必须达到某一临界值,才能使电场得到足够的畸变和加强,并造成足够的空间光电离,一般认为当ad≈20即可满足条件。
19、SF6优异的绝缘性能只有在比较均匀的电场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进行充SF6气体的绝缘结构设计时应尽可能设法避免极不均匀电场情况。SF6气体绝缘结构的绝缘水平是由负极性电压决定的。
20、彼德逊法则:将阻抗Z1和Z2作为集中参数处理后,可画出与之相应的等值集中参数电路如图所示,等值电路图中电源电动势为入射电压Uq1的两倍,等值集中参数电路的内阻为入射波所经过的波阻抗Z1,Z2作为负载电阻。
21、彼德逊法则的条件:(1)波沿分布参数的线路射入。(2)波在该节点只有一次折、反射过程。
22、雷电放电三阶段:(1)先导放电阶段(2)主放电阶段(3)余光放电阶段。
23、避雷针和避雷线的作用:将雷电吸引到自身上来,并将其安全导入地中,从而使其附近的建筑和设备免遭直接雷击。
24、避雷器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1)保护装置的冲击放电电压Ub应低于被保护设备绝缘的冲击耐压值。(2)放电间隙应有平坦的伏秒特性曲线和尽可能高的灭弧能力。
25、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1)架设避雷线(2)降低杆塔接地电阻(3)架设耦合地线(4)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5)加强线路绝缘(6)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7)架设自动重合闸(8)采用线路用避雷器。
26、架设避雷器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是防止雷直击导线;同时在雷击塔顶时起分流作用,可以减小塔顶电位;对导线有耦合作用,可以降低绝缘子串上的电压;对导线有屏蔽作用,可以降低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
二、简答题
1、分别用气体放电的汤逊理论和气体放电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