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书编辑体例规范
核心提示:
《新编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材》 编辑体例
1、页面:A4,上下左右页边距,均为2.5cm
2、正文文字:宋体,小四号,行间距:1.25倍(不用设段前后间距,都为默认或0行)。
标题字体:宋体,小四号,粗体,
章节字体:黑体,四号,粗体
3、设三级标题、自动生成目录,如下图
4、注释,采取“页下-脚注”的方式,序号用①②③标示,最好标注到页码,如:
马卡连柯认为:“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爱情的最高层次应该是性爱与情爱的和谐与统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情是人类灵魂的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面貌。
5、注释的标注格式
1). 著作 示例:
余东华:《论智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2) 期刊、报纸 示例:
袁连生:《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不公平探讨》,《教育与经济》2001年第4期。
3)学位论文 示例:
赵可:《市政改革与城市发展》,博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0年5月,第21页。
为统一规范我社的图书编辑体例,保证图书的编辑质量,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出版法规、规章制度以及相关标准与规范,结合我社实际,在对我社原有的图书编辑体例规范进行补充和完善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规范。
一、篇章结构与标题
书稿篇章的设置须逻辑紧密、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标题序码一律用中文标示,如: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节下如有小标题,标题序码仍用中文,如:一、二、三……;再下面的标题序码,依层次分别用(一)(二)(三)……,1.2.3.……,(1)(2)(3)……标示。
示例:
第一编(篇) XXXX (第一级)
第一章 (第二级)
第一节 (第三级)
一 (第四级)
(一) (第五级)
1. (第六级)
(1) (第七级)
二、文字
(一)图书语言应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除古籍整理、古汉语方面的图书,较为特殊的人名、地名,旧时作者的文集汇编以及作者有特殊要求外,避免使用旧体字、异体字和繁体字。用字须统一,不允许繁简字混排。
(二)图书用字须规范,应执行新闻出版署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92年7月7日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1988年3月25日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三)不同写法的异形词的处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GF 1001—2001)为准;未作规定的,建议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推荐词形(即首选字,如:辞藻、莫名其妙),并全书统一。
(四)人名、地名、书名、单位名等,全书须统一。译名(除引文外),全书须统一。人名应采用国内通用的译法,可参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世界人名译名手册》或《新英汉词典》后面所附外国人名译照表;无通用译法者,可按“名从主人”原则译出。地名可根据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最新世界地图集》,并参照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世界地名译名手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名录》。
(五)除工具书外,图书正文不得小于5号字,脚注不得小于6号字。
三、标点符号
(一)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要遵守《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1995)的规定。注意:
1.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不可出现在一行之首;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可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可出现在一行之首。
2.一般文字的省略用省略号(……)标示;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12个小圆点(…………)标示;数学矩阵或行列式中的行省略用“…”标示,矩阵中行内的省略用横排的“…”标示,列内的省略用竖排的“…”标示。
3.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
4.外国人名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用间隔号(·)或半字线(-)标示。
5.各级标题一般可以不用句末点号。但是,如果句末点号与语义的表达息息相关,就要加上句末点号。
6. 引文后注释号的位置,应根据引文的性质及上下文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引用完整的一段话,点号在引号内,注释号(阳圆)在引号外;如果引者只是把引语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即不完整的、夹引夹议和转述类的引文,那么,句末的点号应放在引号和注释号之后。
示例:
文章认为:“语言与文化是共生的、互依的,两者息息相关:语言不但是文化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而且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它还是文化的产物。”①
那情景,“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坍塌倒塌事故应急预案.doc
- 坍塌事故预防措施.doc
- 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secret.doc
- 唐朝割据势力.ppt
- 唐山地震纪念馆观后感.doc
- 听力:九大特色场景词汇.doc
-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详细版.doc
- 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网实验.doc
- 同步发电机自动并列原理.ppt
- 同等学力-35天串记(9页打印精排版).doc
- 2025年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浙江省金华市单招(语文)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安徽省蚌埠市单招语文测试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最新.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