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届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之三 高考作文指导 思想评论
例文
天价粽子卖的啥?
又到端午,粽子再次成为热销商品。在一些地方,以鲍鱼、鱼翅等为馅料,搭配名茶名酒的“天价粽子”,又出现在商场。
有媒体报道称,今年,上海等地出现的类似豪华月饼的天价粽子,价格最高的一款粽子礼盒标价3398元,礼盒内除了有用鲍鱼、海参等材料制作的10只粽子,还附加了金蛋、金锤等贵重礼品。
过端午、吃粽子,这是几千年来的传统风俗。粽子制作和配料十分简单,有糯米和粽叶即可,每只粽子的成本最多不过一两块钱。然而,随着天价粽子的出现,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粽子,卖的究竟是啥?
作为一种消费性商品,粽子的价格由市场形成。商家为追求利润,在配料、口味等方面打一些求新、求异的“牌”,也不难理解。但是,追逐利润,也不是没有约束;确定价格,同样有法律规范。我国《价格法》第七条就明确规定:“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我们很想知道,摆在零售市场上的天价粽子,其成本与售价差额有多大?在过度包装与搭售之下,粽子到底是“主角”还是“配角”?这样的高价是怎样确定的?价格欺诈的成分又有多少?
天价粽子如果涉嫌欺诈,应该受到有关部门查处;天价粽子产生的原因,更值得我们探究。说到底,天价粽子根本不是普通工薪阶层能够消费得起的,实际上是瞄准个别人群的“特殊”商品。生产者肯定有所企图,功利性不言而喻。
不只是粽子,近年来,包括月饼在内的一些传统节日食品,有向奢侈化发展的倾向。高昂的价格之下,这些传统食品的功能异化,成了炫耀、送礼的载体,陷入“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的怪圈。这不仅是对淳朴民风的误导,也是对社会公德的挑战,需要引起重视。
事实上,天价粽子做得再好,老百姓也不买账。“看的多,买的少”、“礼盒价格太高,销售情况不好”,这是多数卖家的反映。现实面前,有关企业应该摒弃华而不实的噱头,回归粽子的本来面目,生产出质量上乘、价格合理的美味食品。只有这样,企业才有生路,百姓才肯买账。?
了断,以“十分卢武铉”的方式
韩国前总统卢武铉有“洁癖”之症,这位平民总统为了自己的原则、信仰和价值观,会做出异乎常人甚至极端举止,这一特性被卢武铉的支持者称为“十分卢武铉”。卢武铉果然“十分卢武铉”:2008年2月,“前总统”卢武铉告别青瓦台,同时告别首尔、告别都市喧嚣,回到乡村老家当他的乡野村夫。他有机会做“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但那样不够“卢武铉”——这是卢武铉人生中的第一跳。2009年5月23日凌晨,卢武铉在老家村后的猫头鹰岩上跳崖自杀,他以最“卢武铉”的方式完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跳。 性格决定命运。卢武铉的“洁癖”决定了他在平安度过5年任期后难以平安度过余生。哥哥受贿被捕,妻子、女儿、侄女婿涉贿接受调查。卢武铉以清廉自许,现在贪腐恰恰发生在他的至亲亲人身上,即使卢武铉能撇清自己的法律责任,但失察和姑息之责难免。失守道德底线之后,卢武铉以斩断生命之线予以清偿,且选择了“十分卢武铉”的跳崖方式。 一样的民主转型,一样的民权律师出身,一样的“前总统身份”,一样的弊案缠身,但陈水扁没有自杀以谢罪,相反,却在台北看守所通过电视做了卢武铉自杀的“看客”,看得气定神闲、若无其事。北大学者朱锋说,卢武铉的死,对他个人是一个悲剧,但对韩国的民主进程是一个里程碑事件。如果一个人的耻感有助于政治伦理的提升,那么,如阿扁之类的无耻之尤,除了旷日持久的诉讼真的没有其他办法? 台湾媒体除了关注阿扁,上周还把焦点集中到访问大陆的高雄市长陈菊身上。作为民进党籍的在任最高行政首长,陈菊登陆确有破冰功效,尽管还限于推广行销世运观光,但一小步毕竟还是迈出了步。上周,斯里兰卡猛虎组织“虎首”普拉巴卡兰被“斩”,标志着长达30年的内战结束。但是,民族和解还是一道待解的难题,而这,没办法用枪炮来运算。但在巴基斯坦西北部的斯瓦特河谷地区,边境和平和百姓的安宁似乎只剩下动武一途。上周,巴军队攻势凌厉,直捣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在巴基斯坦境内的老巢。巴基斯坦箭在弦上,不能不发:美援给了,平民撤了,形势使然,只有死磕! 面对甲型H1N1流感的凌厉攻势,全球除了严防死守,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上周,美国科学家指出,早在十年前,“甲流”已经在猪身上传播了。刚给猪正名,还得再正过来。没办法,科学就是科学,不能因为猪肉好吃就不顾事实。
呼唤“传统家访”回归
电话及网络的兴起,让教育中重要的家访环节逐渐消失。而5月16日,珠海市九中60多名行政人员及老师再次开展家访活动,走进界涌、南溪、福溪等6个股份村200多名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受到家长们夹道欢迎。老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5月17日《珠江晚报》) 提起家访,今天40岁左右的人并不陌生,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学校老师经常到学生家进行家访。但遗憾的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