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工程设计分析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1. 地质概况 1 1.1地理概况 1 1.2地质基本数据 1 1.3地层层位预测及岩性 1 1.4油气水层简述 2 1.5储层简要描述 2 2.技术指标及质量要求 3 2.1井身质量要求 3 2.2固井质量要求 3 2.3取心要求 3 2.4录取资料要求 3 3.工程设计 5 3.1井下复杂情况提示 5 3.2地层可钻性分级及地层压力预测 6 3.3井身结构 7 3.4钻井主要设备 8 3.5钻具组合 9 3.6钻头及钻井参数设计 17 3.7油气井压力控制 17 3.8取心措施及要求 24 3.9地层孔隙压力监测 25 3.10地层漏失试验 25 3.11钻井液设计 26 3.12固井设计 42 3.13各次开钻或分井段施工重点要求 53 3.14完井设计 57 3.15主要材料消耗计划 58 3.16钻井进度计划 59 4.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60 4.1基本要求 60 4.2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60 4.3关键岗位配置要求 61 4.4健康管理要求 61 4.5安全管理要求 62 4.6环境管理要求 64 地质概况 1.1地理概况 某某位于某某,行政上隶属于某某县。该井位于温宿县城北东东约78km,乌参1井东71km,大北1井西37km。构造地表较平缓,东南部地表为植被覆盖,西北部为戈壁,地表海拔约1735m。 某某构造带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终年气候干燥,降雨量少,日照长,冬季干冷,夏季干热。风力一般 4~5级,最大 10~12级;气温最低 -24 ℃,最高 39℃,年降水量40~100mm;春季多风,沙尘暴比较严重,6-8月份偶有间隙性山洪;对钻井施工有一定的影响。 1.2地质基本数据 1.2.3井 位: (1)井位座标: (2)地面海拔: (3)地理位置: (4)构造位置: (5)过井测线:二维地震BC00-102测线与BZ99-538测线交点处 1.2.4设计井深:6450米。 1.2.5目的层:下第三系、白垩系。 1.2.6完钻层位:白垩系。 1.2.7完钻原则:揭开白垩系巴西盖组50m无油气显示完钻。 1.2.8钻探目的: ①了解地层构造的含油气性; ②探索吐孜阿瓦特区带含油气情况; ③了解区内地层及储层发育情况,为油气勘探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④获取钻井地质资料,为该区地震速度场研究、地震地质层位标定提供依据。 1.3地层层位预测及岩性 界 系 组(群) 底界深度(m) 厚度 (m) 岩性 新生界 第四系-库车组 Q-N2K 3370 3370 第四系为厚层~巨厚层状小砾石、细砾石。 库车组上部岩性为杂色块状小砾岩、灰色含砾砂岩,下部为杂色中层状小砾岩、灰色含砾砂岩、中细砂岩与褐色泥岩略等厚互层。 上第 三系 康村组 N1-2k 800 浅灰色中厚层状细、粉砂岩与浅褐色泥岩略等厚互层,底部为块状杂色砂砾岩。 吉迪克组 N1j 4950 780 第一段:蓝灰色泥岩段:褐色泥岩与粉、细砂岩不等厚互层,夹兰灰色泥岩条带。 第二段:褐色泥岩段:中厚层状粉砂岩与中厚层~巨厚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互层。底部为细砂岩、含砾细砂岩、含砾中砂岩略等厚互层。 第三段:底砂岩段:中~厚层状泥岩与中厚~厚层状粉~细砂岩略等厚互层。 下第 三系 苏维依组 (E2-3)S 6110 1160 以褐色为基调的巨厚层状泥岩、泥质粉砂岩、膏质泥岩夹薄层粉砂岩。 库姆格列 木群E1k 6280 170 上部为一套膏质泥岩夹薄层石膏、盐岩;中下部夹云岩、泥灰岩,底部为一套砂砾岩沉积;区域纵向上可分为5个岩性段:泥岩段、膏盐岩段、白云岩段、膏泥岩段、底砂岩段。 中生界 白 垩 系 K 巴什基奇 克组 K1bs 6400 120 岩性为中~厚层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夹粉砂质泥岩、泥岩。 巴西盖组 K1b 6450(▽) 50 岩性为粉、细砂岩与泥岩互层 1.4油气水层简述 预计油气层顶部井深在6260m左右,层位为下第三系底砂岩~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油气藏类型为层状边水超高压挥发性油藏。 1.5储层简要描述 该井主要储集层为下第三系底砂岩段、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根据地层发育和分布情况,结合地震资料分析,本井储层与大北地区有一定的相似性。 ①下第三系底砂岩:该套储层厚度稳定,厚约20m,主要为一套粉~细砂岩,物性条件较好, 储层厚度可能增厚。 ②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白垩系主要目的层为巴什基奇克组,主要岩性为粉、细砂岩,储层厚度为60m左右,物性中等~好。 2.技术指标及质量要求 2.1井身质量要求 井段(m) 井斜(0) 水平位移(m) 全角变化率(0/25m) 0-1000 30 ≤30 ≤10/25m -2000 40 ≤50 ≤1015′/25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