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4-2005第一学期 编制:吕亚清 第二篇 连 接 5.1 螺纹 5.2 螺纹连接 5.3 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 5.4 螺栓组连接的设计 5.5 螺纹连接件的材料及许用应力 5.6 提高螺纹连接强度的措施 5.7 螺旋传动 连接概述 § 5.3 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 失效形式 设计步骤 松螺栓连接强度设计 紧螺栓连接强度设计 仅受预紧力的紧螺栓连接 受横向载荷的紧螺栓连接 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连接 一. 失效形式 失效形式: 1. 螺纹部分的塑性变形和螺栓杆的断 裂(普通螺栓) 2. 螺栓杆剪断或帖合面压溃(受剪螺栓) 3. 经常装拆因磨损而发生滑扣 普通螺栓主要为螺杆的疲劳断裂 受剪螺栓(铰制孔螺栓)主要为压溃和剪切 二.设计步骤 一般设计步骤: 螺栓组受力分析→找出受力最大的螺栓→ 单个螺栓受力分析和失效分析 →单个螺栓强度计算→确定螺栓的尺寸(直径、长度) 三 . 松螺栓连接强度设计 受载荷形式——轴向拉伸(工作拉力F) 失效形式——螺栓塑变或拉断 设计准则——保证螺栓拉伸强度 强度条件: s≤[s] 设计计算方法: 校核式 : 设计式: 四 .紧螺栓连接强度设计 1. 仅受预紧力的紧螺栓连接(工作前预紧,工作中受力不变,例:普通设备盖板) 受载荷形式—拧紧后:轴向拉伸(轴向拉力F0) 拧紧过程中:轴向拉伸F0、扭力T 失效形式—螺栓拉断 (拉、扭综合作用) 设计准则—保证螺栓拉伸强度 强度条件: sca≤[s] 设计计算方法: 校核式 : 2.受横向载荷的紧螺栓连接 受载荷形式—工作载荷作用之前,螺栓已受预紧力 F0作用 (拧紧过程中:轴向拉伸F0、扭力T) 拧紧后: 预紧力 F0 失效形式— 相同否? 两种情况的工作原理不同! 受横向载荷的普通螺栓连接 受载荷形式—拧紧过程中:轴向拉伸F0 、扭力T 失效形式—螺栓拉断 (拉、扭综合作用) 设计准则—保证螺栓拉伸强度 强度条件: σca≤[σ] 设计计算方法: 问题:预紧力F0应满足的条件?与横向载荷F有何关系? 依据:被连接件不滑移——界面摩擦力≥F 即: 讨论: 普通螺栓受横向载荷F时,为保证结合面不发生滑移,靠结合面的摩擦力抵抗F 预紧力F0的大小,根据接合面不发生滑移的条件确定 f=0.2时,F0=6F 结论: 横向载荷过大的情况下,不适宜用普通螺栓 宜采用铰制孔螺栓 必须采用普通螺栓时,应配合减载销、键或减载套筒使用 减载装置强度计算同铰制孔螺栓计算 受横向载荷的铰制孔螺栓连接 受载荷形式—拧紧过程中:轴向拉伸F0 、扭力T(预紧力小,计算时可忽略) 工作时:横向载荷F 失效形式—侧面压溃及螺栓剪切 设计准则—保证挤压、剪切强度 强度条件: σp≤[σp]、 t ≤[t ] 设计计算方法: 挤压强度: 剪切强度: 3. 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连接 受载荷形式—拧紧过程中: 轴向拉伸F0 、扭力T 工作时,再承受工作载荷F 此时,螺栓所受的总拉力: F2 = F0+F ? 须根据静力平衡方程和变形协调条件求解 受力和变形关系 变形协调条件: ?l1= ?lm = ?l F2≠F+F0 F2=F+F1 受力变形线图 F1:残余预紧力 防止受载后接合面产生缝隙 根据紧密性要求选取,p83 承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3 承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4 螺纹连接件的许用应力1 § 5.4 螺栓组连接的设计 螺纹连接组的设计1 螺纹连接组的设计1 螺纹连接组的设计1 受横向载荷1 受横向载荷2 受横向载荷2 承受转矩 T 时1 承受转矩 T 时2 §5-4 螺栓组连接受力分析 d)钢丝螺套 (三)减小应力集中的影响 §5.6 提高螺纹连接强度的措施 1、机理 工作时, 螺栓受拉,p↑ 螺母受压,p↓ 两者产生螺距差 (二)改善螺纹牙上载荷分布不均的现象 第一圈:Δp最大,受力最大 第8~10圈后几乎不受力 各圈受载不均 从图中可见,螺距变化前的内外螺纹牙各圈均接触良好。 受力后由于内外螺纹的受力方向不同,螺距变化的方向也不同,螺距变化后的内外螺纹牙不能再均匀接触。 如果使第二圈内外螺纹牙参加接触就必须使第一圈内外螺纹牙有更大的变形,承受更大的载荷。 要使第三圈内外螺纹牙参加接触承载,就必须使第一、二两圈内外螺纹牙有更大的变形,这样传递下去,下面的螺纹牙总是要比上面的螺纹牙承受更大的载荷,这就造成各圈螺纹间载荷分布不均的现象。 经计算表明,当参加承载的螺纹圈数为十圈时,第一圈螺纹牙承受总载荷的%34,最后一圈螺纹牙承受总载荷的不足%1,因此实际使用的螺纹连接的承载螺纹圈数多不太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