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通市殡葬习俗调研报告
序言
一、丧事前准备比较
二、孝服比较
三、丧事区别
四、火化比较
五、建设性意见
附录
序言
南通是个很神奇的地方,地处东南的启东、海门及由此向北的如东、海安少数临海地区,讲吴语系的启海话;地处西北的如皋、海安的绝大部分讲属于江淮方言的如皋话;而南通话则界于启海话和如皋话之间,包括南通城区、郊区的兴仁、石港、刘桥、平潮等地区。A、三个地区在亲人去世后,都会将逝者先停放在堂中屋。
B、都会将死者身前用过的东西进行处理。
C、死者都会在家停放一段时间,而且亲人还会在死人旁进行守夜。
D、与此同时,死者都会在丧事前被洁面,洁身,化妆,穿上新的衣服。
E、在丧事停放的几天里都会请和尚来念经,好得来生转世。
F、都会设置灵堂,灵堂里会摆放水晶棺材、死者照片、香火、棺材前有烧制的锅。
G、灵堂不可以让猫狗进入。
H、亲人都会在死者去世的第二天,到各家亲戚中“报信”,黑伞要反挂在车上。
不同点:
1、启海殡葬习俗:
A、首先由家人放2个鞭炮,将死者睡过的草席,被子,衣物等要先扔到空地。
B、死者嘴里要含一小片红纸,用红枣串成挂在死者胸前,在要正对着死者放一面镜子和2至3个金元宝,死者口袋里还要放真的手机啊,金器的饰品和部分人民币。
C、死者在家停放三天
D、棺材旁小碗里放着死者的部分头发这个习俗也是其他两个地区不一样的
2、南通殡葬习俗:
A、死者的衣物放于棺中,枕头放在屋顶上B、死者衣服穿的有的朴素有的花俏,依据死者年龄来定。死者嘴里放银锭。
C、死者在家停放三天。
3、江淮殡葬习俗:
A、死人用过的东西都会被亲人烧掉,而且枕头要放在屋顶
B、死者衣着一般比较朴素
C、死者嘴里放红枣。
二、孝服比较
三个地区在孝服的穿戴上基本上不太相同,启海地区跟南通地区的亲人戴的帽子颜色习俗是一样的但在样式区别很大。死者的下一代是自己最亲近的人话(一般是儿子),就要披麻戴孝,其他人如果是女的就要穿白色的丧服,头上还要带一个头巾,这个头巾很长,男的话戴白帽子,系白腰带。孙子辈男女戴白帽子就可以了。如果是重孙辈的,男女戴的都是蓝帽子。再下一代男女戴的都是红帽子。江淮殡葬习俗中,除儿子披麻戴孝,死者下一代戴白帽子外,其他亲友手臂都会系有白巾。
三、丧事区别
相同点:
A、都会请亲友来吃斋饭。
B、专门有人来负责来收钱,这个叫做“上豪布”。
C、死者在送完前后都会得到香烟和孝服。
D、那天一般客人只吃两顿E、死人在送往火葬场之前亲人都会在死者棺材前绕三圈。
F、走完后用金黄色的被子将死者全部包裹住,再放入棺中,盖上,家属走完是和尚绕死者念经超度死者的骨灰盒由死者的长子捧回来一路上要烧纸撒纸钱。回来后去的那些人进家门之前都要在门口吃一块事先准备好的桂花糕。死者的骨灰盒放于灵堂中间,随后将之前扎的纸质的房车之类的拿到农田里火化,同时放炮。晚饭时候由锣鼓队的的主持人员对来宾表谢意并通知下次五七的时间,这家的主人出来发言。如东殡葬习俗调研一般人快要离世之前,家属先要把死者的衣服做好,人死后要挪到家中中堂靠墙边的地铺上,人死后首先要洁面、洁身、化妆、穿衣,是由请的专门人士弄的,或是由死者的家人。穿好衣服后入水晶棺,水晶棺摆于中堂的正中间,头向南脚向北,贡品摆在北边,有两桌,一桌水果茶食,一桌是荤的。棺前点两根蜡烛,棺下摆草垫,供来访者跪拜,同时请人念经,家人要守夜,一般晚上都是以打牌度过,死者跟前要有人不停地烧纸,死者的长子跪于草垫旁跪谢来访者。死者的衣物最后放于棺中,枕头放在屋顶上,现在这个习俗好像渐渐没有了。死者过世后一般在家里停三天。第一天和第二天家人准备第三天请人用的东西,还有葬礼用的物品,如纸钱纸房,炮之类的。来访者同辈的鞠躬,晚辈跪拜。然后就是穿孝衣,死者儿子要戴白帽子,腰间扎白绳子,小脚上捆白布白袜子,还要穿草鞋。同辈的只扎白绳子,孙子辈的只戴白帽子。到请人的那天一般客人只吃两顿,中餐加晚餐。邻居的钱结二百左右,亲戚要再多一点。办丧事要请和尚念经,我们当地称为锣鼓队。吃饭是由厨师主办的,包括要用到的餐具,杂务是由亲戚邻居自发帮忙的。来客到时要向死者拜祭,走时也是同样如此。下午大概两点钟左右亲属按辈份排成队绕棺材走三圈,表示见死者最后一面,走完后用金黄色的被子将死者全部包裹住,再放入棺中,盖上,家属走完是和尚绕死者念经超度,随后就将棺材搬上灵车送去火葬场火化,火化完,死者的骨灰盒由死者的长子捧回来一路上要烧纸撒纸钱。回来后去的那些人进家门之前都要在门口吃一块事先准备好的桂花糕。死者的骨灰盒放于灵堂中间,随后将之前扎的纸质的房车之类的拿到农田里火化,同时放炮。晚饭时候由锣鼓队的的主持人员对来宾表谢意并通知下次五七的时间,这家的主人出来发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