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学案三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命题人:崔巧莲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自学探究】 1、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就是沙漠化吗? 2、读世界地图找出世界荒漠化的主要分布地区,归纳荒漠化分布区的共同自然地理环境。 3、描述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并指出主要特征。 4、写出 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5、填表比较贺兰山东西两侧地理环境的差异 西 部 东 部 降 水 以下200 mm以上 距海远近 载 畜 量 自然景观 干旱地区 农业特色 6、读图2.3分析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7、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 8、说出灌溉是如何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的? 9、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有哪些。 【思维拓展】 1、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出现的“红色荒漠化”属于哪一种荒漠化?并分析成因 2、干旱的成因有哪几类? 3、分析楼兰古城兴衰的原因? 4、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课堂检测】 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深居大陆内部、距海远 C.地处山地背风坡 D.高山的阻挡 2.下列荒漠与我国西北内陆荒漠成因相同的是 A.撒哈拉沙漠 B.卡拉库姆沙漠 C.维多利亚沙漠 D.秘鲁沿海沙漠 3.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镇呈环状分布于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主要是 A.地形的影响 B.气候的影响 C.水源的影响 D.交通线的影响 4.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由东向西的递变反映了陆地环境的 A.整体性 B.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 C.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 D.非地带性分布 5.西北的绿洲反映了陆地环境的 A.由赤道向两极的变化 B.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 C.垂直地带性分布 D.非地带性分布 6.现代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因素的是 A.气候因素 B.年降水量 C.人类活动 D.风力的强弱 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县境内,地处腾格里沙漠的南缘,南面是滔滔黄河,包兰铁路在这里穿过。为防御流沙对包兰铁路的侵袭,科研人员实施了一种非常有效措施,使该铁路自1958年通车以来一直畅通无阻。据此完成~题。 .沙坡头流沙治理的主要措施是( ? )A.飞播种草? ? ? ? ? B.钻孔深栽C.灌溉 ? ? ?? ? D.设置草方格沙障.这一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 )A.固定沙漠 ? ? ? ? ? ? ? ? ? ? B.消减风力C.吸收地下水 ? ? ? ? ? ? ? ? ? ? D.增加降水9.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10.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图中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 ,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 (3)二十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5)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12.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A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B、图C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 分析图A、图B、图C,回答(1)~(5)题。 (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 盆地、 盆地。 (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 盆地、河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