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升华人生美文赏文析心雕龙
【长假特刊】
草木叶落 文心雕秋
10月4日 星期日
农历八月十六
今日开讲:
对于秋,文人们似乎情有独钟。自古以来,我国许多文人骚客以秋景入诗,抒发自己无限的感慨,涌现出不少咏秋的佳作名篇。
【秋色无边】
“喜秋”、“悲秋”并非“秋”在作祟,乃人心使然,“秋”不过是一个触媒而已,正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秋景无限美
人们多以“金”饰“秋”,诗人们热爱秋景之美,在诗作中展现了一幅幅优美的秋景图。
[赏]杜甫《客亭》曰:“秋窗犹曙色,落木更高风。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析]本诗是描写江南水乡清晨的佳句。诗句朴实明快、清丽自然,但却意境深邃,韵味悠长。这其中有动有静,有远景有近景,有空中有地面:清晨,曙色抹亮了秋窗,树叶在秋风中飒飒飘舞。初升的太阳给晨雾缭绕的层峦叠嶂披上了赭红色的衣衫,清澈的江水悄无声息地向东流去,掩映在烟波浩渺之中--多么清秀美丽的江南秋晓。
[赏]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析]诗人以画家的彩笔,把明月、清泉、竹林、荷花,以及喧笑晚归的浣女、顺流而下的小舟有机地镶嵌在一个画面里,有声有色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的“写意山水图”。
[赏]杜牧有《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析]诗人简直把秋色写成胜似春光了,在诗人眼里,这是一派多么清新明艳、生机勃勃的秋山景色!
秋日胜春朝
要说咏秋诗中真正写得色泽明亮的,还要数中唐诗人刘禹锡所作的《秋词二首》。
[赏]《秋词二首》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析]嗾,本意是指使狗的声音,后以“嗾使”比喻怂恿别人做坏事。秋天晴空万里,气爽宜人;放眼望去,寥廓纯净,一鹤排云;诗人的诗情悠然绵缈,畅然欢愉。诗人在欣赏明净的山水和斑斓的树色中,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花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这才是一扫悲秋之气,而对“秋日胜春朝”发自内心的赞美!
秋得食其实
秋天是色彩斑斓、缤纷灿烂的季节,更是收获的季节。
[赏]“夫春树桃李者,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韩诗外传》卷七)
[析]如果春天栽种桃李,夏天就可以在桃李树下乘凉,秋天就可以吃到桃李树的果实。后遂以“桃李”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
[赏]宋人苏轼有诗曰:“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析]荷花枯了,荷叶凋零,菊花也谢了,但即使冬天快要到了,仍然有结实累累的丰收。苏轼以此来安慰他的好友,人到了壮年,虽然青春年华不再,但是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仍然可以大有作为,请朋友不要妄自菲薄,应该乐观向上。
【秋意阑珊】
“天凉好个秋”是一种秋,“秋风秋雨愁煞人”也是一种秋。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离愁别恨,自古就是诗人词家难以割舍的情怀,因而也是文人们常咏的对象。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以上两例都是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勾画出了两幅秋江离别图。
[秋悟]--皆知俏媚终失去,无悔芳容刹那妍。
多愁善感似乎是诗人的本性,就是极平常的秋景也时常引发他们对时光易逝的感叹。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此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宋代史达祖《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漏初长,梦魂难禁,人渐老、风月俱寒。想幽欢,土花庭甃,虫网栏杆。”
诗中写的是草木凋零,落叶归根,好景不再。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感叹人渐老去,读来令人凄凉顿生。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漂泊异乡的游子,“离愁渐远渐无穷。”家是他们永远的牵挂。
马致远的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借描写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并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气氛,反衬出沦落天涯者的彷徨愁苦,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的酸楚啊!
宋人范仲淹的《苏幕遮》词曰:“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