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戊戌变法技术总结.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861年俄国改革 1861-65年美国南北战争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1871年德国统一与宪法 1875年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回顾:《马关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危害? 回顾: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的时间及原因?(必修二) 产生 1、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 2、原因: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外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刺激和影响。 初步发展 1、时间:甲午战争后 2、原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社会上兴起实业救国热潮; 民间掀起收回利权运动。 1、早期维新思想 (时间:l9世纪60、70年代) 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洋务运动的兴起 王韬、郑观应、薛福成 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同外国商战 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 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未付诸实施。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做了理论准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戊戌变法的进程 1、揭开序幕——公车上书(理论宣传)1895.4 2、壮大声势——创办报刊、组织学会 3、变法强音——百日维新(政治实践)1898.6 4、无力回天——戊戌政变1898.9 2、壮大声势——创办报刊、组织学会 三份报纸:推动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名称 创办人 地点 《中外纪闻》 康有为 1895年北京 《强学报》 康有为 1896年上海 《时务报》 梁启超主笔 1896年上海 一个组织:强学会 地点:1895年北京/上海 创办人:文廷式/康有为 成员组成:派系各异 性质:维新派的第一个政治团体 作用:介绍西学、宣扬维新思想、推行学校教育 创办报刊、组织学会的意义? 意义:宣扬维新变法……维新变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 3、变法强音——百日维新(政治实践)1898.6 (1)诱因: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 (2)准备: A施政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 B成立保国会:保国、保种、保教 (3)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 思考:光绪帝为什么支持维新变法? 1、不甘作亡国之君 2、亲政后无实权,借变法巩固和强化自己的统治。 (5)评价: ①进步性: ②局限性: 政治改革:没有行宪法,开国会,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 经济改革: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 理论宣传:没有深入广大民众与广大民众运动相结合。 总之,改革是不彻底的,具有一定落后性。 4、无力回天——戊戌政变1898.9 (1)新旧势力冲突: 1)慈禧太后发布“三条上谕”,控制人事任免权; 2)“王照上书”事件激化矛盾; 3)慈禧加快政变步伐; 4)维新派争取列强,求助于袁世凯。 (2)戊戌政变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四 《梁启超全集》中记载:“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督察院,督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材料五 一些人指使御史文悌上章弹劾,诋毁保国会“名为保国,势必乱国……奸宄(guǐ)之徒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以度外。” ——《戊戌变法》全刊第二册 变法失败不久,梁启超回顾整个过程说,康有为最先提倡民权,“然,其言实施政策,则注重君权”。理由是中国数千年的陋习未改,民智未开,骤然给予权力,难以行通。 (4)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资产阶级力量软弱; 2)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3)依靠无实权的皇帝。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4)维新派在理论指导上的局限性。 5)实施变法上的策略错误,操之过急。 6)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 三条上谕 一、革除翁同訸的一切职务, 驱逐回籍。 二、授任薪职的二品大臣须到 皇太后面前谢恩。 三、任命荣禄署理直隶总督, 统率北洋三军。 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以下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 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