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分级文献综述修改.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沥青分级文献综述修改

沥青性能分级体系的研究与进展 目录 1.绪言 2 2.沥青性能分级指标与试验方法 2 2.1 PG分级体系性能指标 2 2.2 PG分级体系试验方法 2 3.沥青性能分级方法 3 4.沥青性能等级的选择 5 5.分级方法中的问题与研究进展 6 5.1性能分级方法的问题 6 5.2性能分级方法研究进展 6 6.参考文献 7 1.绪言 沥青作为一种非晶体高分子混合物,应用于路面胶结料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沥青的分类可以按来源、加工方法、用途和形态划分。按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沥青、石油沥青和焦油沥青三大类,按形态分为黏稠沥青和液体沥青。一般石油沥青分为四大类:道路沥青类、建筑沥青类、专用沥青类和乳化沥青类。改性沥青作为改良的胶结料应用于道路建设、建筑防水等方面。 沥青的化学组分、网络结构的不同有许多不同的特点,表现为黏滞性、感温性、黏附性、耐久性和流变性等。许多国家在沥青的使用过程中,根据沥青的技术指标进行分级以适应不同需求的工程背景。美国、欧盟、澳洲和日本等国家现行标准里都保留了针入度分级体系,我国的沥青性能分级标准主要是依据针入度分级体系。日本为防止和减少车辙制定了以60℃黏度分级的半氧化沥青技术标准。美国AASHTO于1931年出版了有关沥青针入度等级标准技术规范,1987-1993年美国公路战略研究计划(SHRP)提出了以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为标准的PG性能分级体系,PG分级方法保持了针入度和黏度分级方法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试图建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直接联系。 PG分级体系要求沥青路面在最高设计温度时能满足高温性能的要求,不产生过量的车辙;在路面最低设计温度时能满足低温性能的要求,避免或减少低温开裂;在常温范围内控制疲劳开裂,考虑了沥青材料在使用期全温度范围内的流变性,对于沥青材料的质量评价和选择,较针入度分级和黏度分级有了很大改进[6]。 2.沥青性能分级指标与试验方法 2.1 PG分级体系性能指标 美国在1987~1993年完成了SHAP计划,其中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规范提出了将沥青的路用性能和分级结合起来,也就是现在的性能分级的体系(PG级)。 其显著特点是改变了原来是固定的温度下进行试验,而是采取规定的性能要求值,试验温度根据需要变化。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规范中,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表2.1 Superpave沥青分级主要技术指标[1] 技术指标 测试性能 试验方法 车辙因子(G*/sinδ) 结合料的高温性能 动态剪切流变仪法 黏度(Pa·s) 结合料的泵送性能 毛细管黏度计或布氏黏度计法 疲劳因子(G*·sinδ)) ——破坏应力(MPa); ——破坏荷载(N); ——试件的初始横断面积(mm2)。 试件的破坏应变: ——破坏应变(mm/mm); ——破坏时伸长值(mm); ——试件有效拉伸长度(mm)。 黏度试验测试一般方法有:真空减压毛细管法和布洛克菲尔德黏度计法。在2005年新出版的AASHTO M320-2005中,改为只采用旋转黏度的方法。 布洛克菲尔德黏度计法:称取定量的沥青试样,选择与试样黏度大致相应的转子,设定转速和相应的温度,通过仪器计算扭矩来测定黏度。一般适用于测定改性沥青的表观黏度。 各技术指标满足的条件如下表: 表2.2 Superpave沥青分级技术指标要求 技术指标 单位 指标要求 车辙因子(G*/sinδ) kPa ≥0.1 黏度(135℃) Pa·s ≤3 RTFOT老化 车辙因子(G*/sinδ) kPa ≥2.2 PAV老化 疲劳因子 MPa ≤5.0 蠕变劲度(S(t)) S≤300MPa;m≥0.300@60s 拉伸应变 mm/mm ≥1.0% 3.沥青性能分级方法 前文中已经叙述了三种体系的主要分级的指标和试验方法。其中针入度分级体系和黏度分级体系的分级方法主要是依据25℃针入度和60℃黏度指标,这两种分级方法参考的指标也不相同,而第三种按路用性能分级的出发点是根据沥青表现出的路用性能划定适用温度,与前两种都不一样。 针入度分级体系历史最长,使用的国家也最多。我国道路沥青基本按针入度分级,《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中按连续针入度(40~140)分为5个标号;《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修订了沥青等级划分方法,沥青基本按连续20(0.01mm)针入度梯度进行划分,分为7种,如下所示: 表3.2 沥青按针入度分级 沥青标号 160号 130号 110号 90号 70号 50号 30号 2-1 2-2 2-3 1-1 1-2 1-3 2-2 2-3 1-3 1-4 2-2 2-3 2-4 1-4 25℃针入度范围(0.1mm) 140~200 120~140 100~1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