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六章风灾介绍.ppt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风灾介绍

第六章 風災介紹 台灣因地處西太平洋颱風區,風災頻繁,往往對人類生命財產、經濟建設、農作物等造成巨大的破壞。 根據中央氣象局1961年至1985年之資料,台灣地區平均颱風所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約為六十億元,居台灣所有天然災害的首位。 國內經濟的快速成長和營建技術水準的大幅提高,高層建築大多使用質量輕、強度高的建築材料,風力作用成為地震之外,在設計階段時所蔽需考慮之重要因素。 譬如高雄市許多超過三十層樓高的大樓,其側向力的設計皆取決在風力的作用,而非地震力,由此可見風力效應在台灣地區高樓設計考量的重要性。對風場行為的瞭解,將可降低風災的危害及提高人類居住環境之品質。 (圖6-1 風速剖面與地表粗糙度之關係) 一般而言,大氣穩定度對風場中的大氣擴散、空氣污染的影響較大,對建築物所受的風載影響較小,故研究結構物與風場之交互作用時往往忽略穩定度的影響,一般在氣象上,常以高出空曠地面十公尺處之平均風速將地面風力分級,此種分類稱為蒲福(Beaufort)風級。 七級風之風力已經造成災害,行政院人事行政停止上班上課的標準為「瞬間陣風十級以上,平均陣風六級以上」,當風速超過25m/s(陣風十級以上)時,鐵路局的列車會停止行駛,可見風力對一般民眾日常生活的影響。 台灣的風災 可能為台灣帶來風災的有颱風(typhoon)、龍捲風(tor-nado)及強勁的東北季風,其中又以颱風為最主要的風災,在氣象學上將颱風定義為一種劇烈的熱帶氣旋(cyclone)。 颱風名字的來源,是從廣東話「大風」閩南語「風蒒」演變而來,颱風形成的原因為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因海面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溫度升高,海水蒸發成水汽散佈在空中,產生對流作用,形成「熱帶低壓」。 使得四周空氣象漩渦中心流,流入越快時,其風速就越大;當近地面最大風速到達或超過15m/s時,我們就稱它為颱風。 因為地球自轉的關係,在北半球的颱風,以颱風眼為中心作逆時針方向轉動,在南半球作順時針方向轉動。颱風中心(颱風眼)邊緣是颱風之風力最強的地方,越向外風越小,平均風速每小時30浬的地方(也就是平均風速15m/s處,亦即相當於七級風處)稱作暴風半徑,暴風半徑往往可達三、四百公里。 (表6-5 颱風強度標準劃分表) 根據一百年來的紀錄,可將颱風侵襲台灣的路徑分成以下七類: (1)通過台灣北部及北部海面。 (2)通過中部向西或西北。 (3)通過南部及南部海上向西或西北。 (4)沿東岸或東部海面北上。 (5)沿西岸或台灣海峽北上。 (6)通過中南部再向東北出海。 (7)路徑特殊不能併入以上六類。 在台灣北部、東北部地區,任何路徑的颱風均能出現相當大的風力,花蓮與台東地區首當颱風的要衝,中部地區因有中央山脈屏障,南部地區也是因為中央山脈的屏障,颱風由於挾有狂風和暴雨,可能造成災害有: 狂風:可以吹倒建築、拔起大樹。 巨浪:可高達一、二十公尺,造成船隻翻覆淹沒,沖壞堤岸或逐漸侵蝕海岸。 暴潮:颱風的中心為低氣壓,容易致使海面升高,海面傾斜,發生海水倒灌。 鹽風:海風含有多量鹽分吹至陸上,使農作物枯死,亦可導致電路漏電等災害。 焚風:當颱風遇山脈阻擋,常在背山面發生焚風。使得農作物因溫度升高而發生枯萎現象。 洪水:颱風往往帶來豪雨,短時期內傾盆下降,台灣山脈高峻,河流短小坡度甚大,沖毀房屋、道路、沖刷山石。 疾病:水災後常發生傳染病。 風吹沙:在狂風之下飛沙走石,可以改變地形,掩蓋道路。 颱風是種大自然的現象,目前人力尚無法消除,人類唯有以精確的氣象預報和完善的工程設施,來降低台封鎖帶來的災害,例如高山造林及涵蓄雨水,使雨水流下速度減慢,山石泥沙不致阻塞河道。 第三節 風力對結構物的效應 颱風的最大風速常有40m/s左右,也就是在每平方公尺的面積上,約有一百公斤的壓力,簡陋的木造房屋會被吹倒。風力對結構物的影響,大致可以區分三種效應。 6.3-1 靜態效應 靜態效應僅考慮平均風力風載,不考慮結構物的位移或振動。結構物迎風面承受空氣的直接衝擊效應,為正向壓力,結構物背風面,為負壓力,即結構物受到吸力效應是造成房舍被掀翻的原因。 6.3-2 動氣效應 考慮動態風壓引起結構物的位移或振動,結構物的質量、勁度及阻尼都需要考慮。高雄市四十層的國泰霖園大樓,其側向力的設計取決在強風作用下舒適性的考量,並非以地震作用下安全性作為控制因素。 6.3-3 氣彈效應 當風力所引起位移或振動足以影響風場時,必須要考慮結構物和風場的互制。結構物的側向振動發生共振之現象,會造成結構物的破壞材料疲勞之危險。超高層建築、鋼索、吊橋需考慮氣彈效應。美國華盛頓州的塔可馬吊橋因為風所引起變形,導致橋樑破壞。 環境風場的特性 結構物週遭接近地面處之風場環境會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