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课件(人教版选修4).pptxVIP

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课件(人教版选修4).pptx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课件(人教版选修4)

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了清朝长达268年的统治。康熙(1654—1722),清代皇帝,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满族,年号康熙,故亦称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而又功绩卓著的著名皇帝。康熙虽然出生在帝王之家,但是他幼年的时候不幸,也可以说他命运不好,8岁父亲死了,10岁母亲又死了,两年之间父母双亡,一个孤儿形影相吊实在是可怜,他祖母孝庄负责抚养他。康熙自己说,他母亲生病的时候,日夜守候在床边,滴水不进,他母亲去世的时候,周岁才9岁的康熙,日夜啼哭,不思饮食,后来康熙自己说,说他在父母的膝下没有得到一天的欢娱。但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康熙幼年的忧患生活,不幸的遭遇,砥砺着他更加勤奋的学习。 兼学满汉 康熙身上有三种血统、有三种文化、有三种品格,康熙的三种血统,他父亲是满族人,他祖母是蒙古人,他母亲是汉人,所以康熙身上有满洲人、蒙古人、汉族人的三种血统。他又受了三种文化的影响,他祖母、他家庭说蒙语,他的师傅,满族的师傅教给他说满语,学满文,教给他骑射,他的汉族师傅给他讲四书五经,他又受到儒家文化的教育,所以康熙他的文化来说,既受到满洲骑射文化的影响,又受到蒙古草原文化的熏陶,还受到汉族儒家文化影响。 康熙的学习从五岁开始,他每天早上入学,晚上很晚才回来,无论是严寒酷暑,没有一天中断。他自己说,早晚读书年无间日,累得咳血,吐血了,仍然坚持学习。他说每日老师给指定这一段要念120遍,然后要背诵120遍,之后再画一段新的继续背,就这样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完全一百二十遍背下来。所以后来康熙对四书随便指出哪一段,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这对一个汉族的青少年是不容易的,对一个刚入关不久的满族少年是难能可贵。 一、少年皇帝1、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⑴清政府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大陆上的抗清斗争大体结束⑵统一全国和保卫边疆的任务仍然繁重 ①台湾——郑成功 ②黑龙江流域——沙俄 ③漠西、漠北——蒙古各部⑶满汉民族矛盾尚未平复⑷辅政鳌拜专权2、康熙亲政——智擒鳌拜 思考:康熙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上采取了哪些措施?二、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一)巩固统一国家1、平定“三藩”⑴“三藩”问题的由来 三藩即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他们三人位高权重,为清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康熙即位后,三藩存在威胁到中央统治。1673年,清政府下令撤掉三藩藩王称号,吴三桂等随即叛乱。吴三桂二、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一)巩固统一国家1、平定“三藩”平定三藩之乱:是指在康熙十二年(1673)三月,由于康熙帝禁止广东平南王尚可喜之子继承其爵位,引起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的警惕,是年十一月吴三桂率先发难于云南昆明,联结其它二藩,依托云贵、两广、福建以及陕西等地,发动叛乱。康熙帝坚持以攻打首犯吴三桂为主,辅以诱导劝降和敕免罪行的方法,对其它各叛军进行瓦解。并力图打击三藩,避免三方主力互助。于康熙二十年(1681)十月,攻占昆明城。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被平定。⑴“三藩”问题的由来⑵平定“三藩”的经过思考:试分析康熙平定三藩的历史影响。 消除了割据、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家统一; 巩固了中央集权; 有助于清除积弊,促进经济发展,安定民生。思考对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评价史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平定三藩,消灭了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第二种观点认为:平定三藩,并非明智之举,难以为功。其依据有:第一,从原因上看,三藩之乱的发生是康熙对三藩处理政策不当造成的,汉武帝尚知以推恩令化王国为侯国,最后铲除王国势力,康熙在内地未治,人心不一的情况下,却不以政治手段徐图,贸然撤藩,指望军事手段的速效。第二,从结果来看,兴兵八年,祸及十省,使刚刚恢复的社会经济重遭破坏。第三,从性质上来看,康熙与三藩的矛盾,纯属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无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二、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一)巩固统一国家1、平定“三藩”2、收复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探究:如何认识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政府收复台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材料一:“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郑成功材料二: 郑成功及其子郑经在收复台湾后,仍然用南明永历年号,以明朝遗臣身份继续与清廷对抗。“三藩”之乱爆发后,郑经乘机率军进攻福建等地……郑氏所部数年煽乱于东南沿海…… ——《中国通史全编》(下) 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维护了中国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是民族英雄。一方面有利于台湾的早期开发,另一方面与清政府分庭抗衡,形成分裂状态。 从上述材料对郑氏集团收复和经营台湾进行简要评价。 “日费天府金钱于无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 ——多数大臣 台湾“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

文档评论(0)

*****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