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地下防空工程发展简史.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市地下防空工程发展简史

上海市地下防空工程发展简史(2004-11-24) 吴金土   有飞机空袭,就有掩蔽、疏散等防护手段,修建地下防空工程(以下简称地下工程、含工事、壕、洞、室等)是关系国家安全稳定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防护措施。20世纪头50年,上海地区遭受了三次较大规模的空袭:侵华日军在1932年“一.二八”和1937年“八?一三”的两次轰炸,国民党军飞机在1950年的“二?六”轰炸。三次轰炸全市伤亡1万余人。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有效防空设施。上海解放后为防御国内外敌对势力对上海地区突然袭击,国家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人民防空设施建设。从1951年起根据国际形势发展需要和可能,逐步建设人民防空工程(以下简称人防工程或民防工程)。至2000年全市人防工程总计300万平方米,上海市人均面积达0.33平方米。 民国时期(含日伪)地下工程   1932年1月28日,侵华日军出动飞机300余架次,狂轰滥炸上海闸北等地域,此时,淞沪一带没有防空准备,日机来袭,居民事前末获音信,群众又无躲避常识,奔走呼叫,仓皇逃命,伤亡1700多人。此后,上海市部分高层建筑物下面修建地下室工程。如:1932年建成的国际饭店地下室两层,建筑面积1094平方米,使用面积879平方米;1934年建成的上海百老汇大厦(现名上海大厦)地下室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1934年建成的上海市新新公司(现为第一百货商店)地下商场,建筑面积3694平方米等。   1937年8月13日,日军出动飞机400余架次再次轰炸上海地区,伤亡1万余人,并侵占上海。1941年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日军为防止盟军飞机报复轰炸,在上海地区修建地下防空工程。   1944年,日军为加强上海市的防空,由伪上海特别市警察局出面负责,以保甲组织居民在空地、马路边修建防空壕(洞),用竹木支护,顶部有梁柱支撑,上复30厘米土层,总计修建3171个。但其防护能力低,只能防机枪子弹和炸弹散片。后因防碍交通,停止修建和拆除。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上海市政府未修建地下防空工程。   据1953年、1955年,市公安局防空处两次统计,民国时期共修建地下防空工程,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 上海解放后人民防空工程建设   大体分为4个阶段:   1. 起始阶段。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后,台湾国民党从1949年6月至1950年5月,接连派飞机对上海市狂轰滥炸、扫射达71次,投弹593枚,全市28个区有17个区遭受轰炸,伤亡4500余人。上海市人民政府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1951年,由市人民防空指挥部第三处处长赵祖康、副处长徐以枋等人负责设计竹、木结构的防空壕(参考苏联作法),用竹子或木材作为支撑,上部有顶盖,防炸弹散片性能较好,并有简易通风孔。竹结构寿命为一年,木结构为四年。在人民广场构筑一个示范防空壕,作为参观推广,但因占土地没有应用。   1953年11月,国家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提出了“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方针,并规定工程建设经费从基本建设总投资中提取4—5%。1955年11月,国务院颁发《关于结合民用建筑修建二级防空洞的规定》,规定民用建筑的楼房住宅、宿舍、中等学校、办公楼、幼儿园、托儿所、小学校等合乎条件的,结合本建筑物修建地下二级防空洞。1956年国家人防委、城市建设总局颁发了《关于民用建筑标准设计修建二级防空洞的规定》,这两个文件的发布,指明了修建人防工程的地点、等级、图纸等的规范。但由于工程建设资金有限,加上建筑材料计划供应,人防工程建设数量有限。据1961年统计,全市共修建四级以上人防工程137个,建筑面积24955平方米,分布在全市学校、机关、工厂和医院等。如吴泾热电厂和广慈医院(现为瑞金医院)是上海首批建造的高标准的人防工程。   1958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批示精神,市、区、县人防委撤销,人防工程建设基本停止。1962年国民党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东南沿海形势紧张。中共上海市委决定恢复市、区、县人防委。1966年上海市人民委员会颁发《关于上海市修建简易防空洞的暂行规定》,规定机关、工厂、企事业以及人民团体等单位,在市区新建、扩建、改建工厂、仓库、住宅、学校和医院等建筑物的时候,结合修建简易防空洞。修建防空洞的经费,控制在上层建筑物总造价的5%以内,防空洞使用面积不超过50平方米。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人防工程建设又处于停顿状态。   2.群众运动阶段。1969年中苏边界紧张,发生了珍宝岛事件。党中央发出“准备打仗”的号召,1973年毛主席发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   上海市掀起了发动群众修建人防工程的热潮。虽然,上海市从1969年、国家从1973年开始拔专款修建人防工程,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按计划供应。但要大量修建人防工程其资金和建筑材料远远不足,因此在

文档评论(0)

37743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