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气道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气道管理

经口腔明视插管法(3) 经口腔明视插管法(4) 暴露声门: 喉镜(右侧嘴角)—— 向左推舌 —— 悬雍垂(第一标志)—— 舌根 —— 会厌(第二标志)—— 舌根会厌交界处上提喉镜,挑起会厌(直型喉镜片越过会厌的喉侧面,直接提起会厌)—— 声门 插管:握毛笔式 吸气末(声带外展最大位) 插入声门2~3cm 经口腔明视插管法(5) 经口腔明视插管法(6) 经口腔明视插管法(7) 经鼻腔插管法 优点:易固定、活动度小、对喉头刺激小,患儿较易耐受,留置时间长。 缺点: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损伤大。 适应症:需长期呼吸机支持的病人 经鼻明视插管法(1) 气管导管经鼻道进入喉腔(引导管) 经口腔暴露声门——过程同经口明视插管 推进导管至声门口,用血管钳将导管送入声门。 注意事项:导管细一号;导管以与面部垂直的方向插入,切忌向头顶方向推进。 经鼻明视插管法(2) 导管位置的判断(1) 插管前听诊两肺呼吸音 两肺及胃部听诊,不易判断时:深—浅 门齿部位导管的刻度: 新生儿 10cm(牙槽突前正中-声门5.67cm -隆突10.22cm) 鼻-耳屏距离或胸骨长度+1 3m-1y 10cm 2y 12cm 2y以上按以下公式计算: 年龄(y)/2+12 体重(kg)/5+12 身长(cm)/10+5 导管位置的判断(2) 经鼻插管: 新生儿 10-10.5cm(鼻孔-声门 6.86cm -隆突 11.57cm) 24.4+1.06×足部的尺寸(mm) 鼻-耳屏距离或胸骨长度+2(cm) 小儿插入深度(cm)=10.5+体重(kg)/2 呼气末co2监测仪 床旁摄片:气管隆突上1-2cm或第三胸椎 导管粗细的判断 不带套囊的气管导管: 气道内压达 15-20 cmH2o 漏气——适宜 不漏气——太粗 气道内压10 cmH2o 漏气——太细 导管的固定 气管插管时的注意事项 插管前加压给氧(压力20cmH2o) 插管前用阿托品 两人配合,观察患儿面色、ECG、SPO2 插管时间不宜过长,出现缺氧加重、心率减慢,应加压给氧,情况改善后再插。 声门关闭时,胸骨下1/3处按压,促使声门开放。 导管插入后迅即边加压给氧,边判断导管位置。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1) 喉损伤:最为常见,多为喉水肿。 原因:粗暴、导管过粗、导管材料、留置时间、躁动、感染 症状: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 处理: 地塞米松0.5-1mg/kg/d或氢化可的松8-10mg/kg/d,静滴1-3天。 局部雾化:地塞米松1mg+氢大霉素2万u+注射用水20ml,q4-6h,每次20min,直至症状消失。 严重喉梗阻者插管(小一号),争取24-48h拔管。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2) 气管损伤: 原因:导管过粗、插入过深、气囊充气过度、吸痰管过硬、负压过大 预后:局部如有疤痕形成可致狭窄 气管或食道穿孔:纵隔气肿、气胸——死亡 原因:初学者动作粗糙 诊断:皮下气肿、hamman征 处理:胸腔闭式引流,颈部、纵隔切开引流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3) 杓状软骨脱位:发生率为 0.6-1.37% 原因:1. 咽喉部肌肉薄弱软骨关节之间连接牢固性差。2. 插管用力不当或导管过粗。 症状:声音嘶哑,进食呛咳,喉镜检查可见杓状软骨移位,活动受限,声带不能闭合,发声时声门有裂隙。 处理:先以1:20 万肾上腺素喷雾,肿胀消退后,在表面麻醉下,用园钝的金属棒或棉签施压于脱位的杓状软骨,进行复位。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4) 堵管: 原因:痰、导管扭曲打折、导管被咬、套囊脱落。 症状:呼吸困难、缺氧加重、烦躁、两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处理:完全堵管及套囊脱落时,及时拔管,更换导管。 预防:吸入气湿化、定时拍背、吸痰管过导管。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5) 脱管 原因:固定不牢,患儿躁动。 处理:视情况重新插管或先按拔管处理,密切观察。 继发下呼吸道感染: 原因:加温、加湿、“净化”作用消失,纤毛运动减弱,无菌操作不严格,消毒不彻底。 处理:抗菌素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6) 肺不张: 原因:分泌物堵塞,导管插入过深。 处理:吸引。 预防:拍背、吸痰、体位引流、吸入气湿化。 其它:鼻翼、鼻中隔受压造成糜烂坏死;损伤牙齿、咽、喉,引起出血;插管时引起呼吸心跳骤停、喉痉挛、呕吐等。 气管拔管(1) 拔管指征: 上呼吸道梗阻解除或基本解除。 分泌物充分引流、冲洗,痰液量明显减少,感染控制,咳嗽有力。 自主呼吸规则,通气量足够,断氧无明显呼吸困难。 循环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稳定。 满足其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