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你们知道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吗? (1) 古代中国人----“天圆地方说”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 当船只远去时,船身先消失还是船的桅杆先消失? 一、 地球的形状 你认为看到的水面是平面还是球面呢? 利用身边的物品(篮球、木板、粉笔等),设计并动手做一做帆船远去的模拟实验。 探究实验 操作要求: 1 一位同学拿起木板保持水平,粉笔头竖直朝下,在木板表面上从远处移到近处。 2、另一位同学从外侧观察粉笔的长度、粉笔笔头的变化情况,要求平视。 3、观察记录笔的长度、笔头的变化情况。 4、然后一位同学拿起球,粉笔头竖直朝下,从球面的最高点向内侧移动; 5、另一位同学外侧观察粉笔的长度、粉笔头的变化情况,要求视线与球面的最高点保持同一水平。 6、观察记录现象(笔的长度、笔头的变化情况)写在实验记录纸上。 球面 平面 探究实验记录纸 一、探究笔在木板上移动的情况:——木板表面是_______的. 观察到笔的长度变化情况 笔头的变化情况 笔在木板上移动 二、探究笔在球上移动的情况:——球的表面是______的. 观察到笔的长度变化情况 笔头的变化情况 笔在球上移动 比较木板和球的表面,导致不同的现象的原因你发现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笔的长度变短了 笔头先消失 笔的长度不变 笔头没有消失 因为球的表面是球面的,木板表面是平面的 联想: 粉笔在球面从最高点由近及远移动,看到的铅笔笔尖先消失,这与海岸上远去的帆船 (桅杆或船身)先消失的情况相似,这说明海面的形状是 的。 那么地球的形状呢。。。。。。 船身 球面 球形 ------------------------------------------------------------- 海面上远去的帆船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地球 D 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 地球 A B C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F E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越过大西洋,然后西行至菲律宾。1522年9月从地球的另一方回到西班牙。第一次完成环绕地球的航行,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麦哲伦的环球航海 《南辕北辙》成语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南方去,不听别人的劝告,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北方,只能离目的地越来越远了。 思考: 他最后能不能到达目的地呢? 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卫星上拍摄到的地球照片 “地球”是一个球形星球 陆地 海洋 白云 极 半 径 6357千米 赤 道 半 径 6378千米 地心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为什么要介绍2个半径的长度呢?你从中发现什么了吗? 1、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一个人日行50千米,绕地球赤道一圈要多少天? 800天 毛泽东主席写的《送瘟神》两首七律诗歌中的两句: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我们从科学的角度该如何理解坐地日行八万里呢? 地球赤道周长为四万公里,合八万里。 由于地球自转,我们跟着地球一起自传, 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 当然我们得在赤道上才行!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球 体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非球体 第一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 ........ 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你有哪些感想? 说说鸡蛋的内部结构 三、地球内部的构造 蛋壳 蛋白 蛋黄 厚约3500km,地核可分为外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的外地核和内部呈固态的内地核。 地核 地壳 平均厚约17km 厚约3000km 地幔 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证明地球形状的现象和方法 现代人类对地球的形状认识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赤道周长:4万千米 赤道半径:6378千米 极半径:6357千米 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 知识梳理: 由外及里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地球的形状 地球内部的构造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地球的大小 1、课本图3-3有一个“铅笔在篮球和木板的移动”的活动,这个活动证实了远去的帆船其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的原因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