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伦理学优秀培训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用伦理学优秀培训书

撞人事件回放 2003年10月16日上午10时左右,代义泉、刘忠霞夫妇驾驶着满载大葱的农用车行驶到哈尔滨市人才市场门前。为了躲避从对面驶过来的面包车,代将农用车的方向盘向右打了一下。没想到却与停在路边的一辆宝马车剐在一起(固定大葱用的绳子套在宝马车的倒车镜上)。但代义泉夫妇并没有察觉,继续开车前行,宝马车则被农用车拖出约1.5米左右。此时坐在宝马车内的苏秀文姐妹立即下车拦住代义泉夫妇。双方激烈争吵,围观群众对苏的辱骂不满,苏秀文嘴里嘟囔了一句就上了车。“我眼看着车子稍稍向后倒了一点,然后向前飞快驶去,宝马车在人身上颠簸着。只见接连被撞倒的十二三个人在地上哇哇乱叫,直打滚儿。”目击者李林说,刘忠霞躺在路上的一个小坑里,她当时就死了,脑袋都扁了。此事共造成1人死亡、12人不同程度受伤。2003年12月20日,宝马车交通肇事案在哈尔滨市道里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驾驶员苏秀文因犯交通肇事罪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网络传播和反应 网民义愤和各种传闻 司法纠结和新闻封锁 艳照门事件回顾 2008年1月28日肇始,至今仍受关注 事件特点 性、娱乐圈明星、人的窥私欲和好奇、隐私、网络 网络是一柄双刃剑 网络为道德恶行乃至犯罪提供了新的可能和便利 网络媒体在艳照门事件中的推波助澜 讨论 网络媒体在艳照门事件中应当扮演何种角色? 在艳照门事件中,政府是否应当对网络媒体进行管制?若是,管制的方式尤其是限度如何? 朋友之间是否可以私下(而非公开)拷贝、传递艳照? 什么是网络暴力和暴民? “人肉搜索引擎”、“网上捉妖”、“江湖追杀令” 网文浏览 网文摘录 “网络就是街头,聚合着无数人,但这些人还没有形成一个群体,一旦某个事件激起大家的兴致,他们就从旁观者变成了行动者。他们搭建自己的街垒、法庭、断头台,‘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他们变得不理性,野蛮。” “愤怒的人有些是正人君子,有些则是鲁迅笔下的看客,他们坐着‘沙发’等待‘罪犯’过堂。有人起哄叫骂着‘骗子’、‘败类’,有人布道‘仁义道德’,他们隐藏在‘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的外衣下,充当了主持公审的法官。” 夏学銮 ::“我觉得网络之所以频频出现这种集体行为,声讨、讨伐运动,尤其现在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一般是出于正义的义愤了。我一直坚持这种观点就是,这是一个社情民意的窗口,从这里可以看到大家的一种想法、思潮。我认为这不完全都是消极的,应该说它有一定的正义性。但是呢,有的人对事物的判断往往牵扯了一些个人的事情,搅在一起了变成了一个宣泄的工具,在网络上寻找替罪羊,把平时在现实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愤怒、不满转移、漂移到网络上来了,转移到了别人身上,随便找了一个替罪羊抓来进行发泄。我觉得这失去了网络批评的意义了,就变味了。” 近年来的网络暴力事件 铜须事件、“网络暴力第一案”、王千源事件等 网文浏览 讨论 如何看待和评价网络暴力和暴民? 我们应如何遏制网络暴力事件? 网络实名制的概念和由来 网络实名制的可能方式 全部实名、部分实名 网文:“网络实名制本应是个好东西” 韩国首先实施网络实名制 支持和反对的各种理由 参见相关网文 讨论 如何看待网络实名制及相关争议? 你是否支持网络实名制? 是否有第三条道路? 主权国家的兴起和兴盛 古代没有主权国家 民族国家的崛起: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资本主义精神 主权观念的勃兴: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博丹、洛克、卢梭 世界无政府状态 国际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角逐、饥饿、压迫和奴役、战争、恐怖主义、毒品泛滥、艾滋病、全球环境和能源危机、宗教 世界多极化和均势 两次世界大战、冷战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世界多极化、中国的崛起、均势 国际组织 联合国(UN)和非政府组织(NGO) 宗教团体和跨国公司 现实主义 利益、权力、均势 理想主义 道德、权利、理想 “现实主义的理想主义”或“理想主义的现实主义”,抑或其他? 核武器问题 核武器的作用:威慑和遏制 恐怖的平衡(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如何看待朝鲜(印度、巴基斯坦、伊朗、日本等)核问题?【讨论】 国际恐怖主义——以“9·11”事件为例 “9·11”事件回顾(2001年9月11日) 恐怖主义(拉登、萨达姆)还是“高贵的谎言”(布什政府)? 相关视频 伊拉克战争(2003年3月20日爆发) 正义vs利益? 台湾问题 是否允许武力统一? 和平 “硬和平”(霸道)和“软和平”(王道) 和平还是“潜在战争状态”【?】 展望什么样的和平? 未来世界政治秩序 全球化 信息革命 世界无政府 vs. 世界政府? “永久和平”抑或“历史的终结”? 如何理解宗教 宗教是否是人类的精神鸦片? 宗教与道德的关系 特征:宗教——信仰;道德——理性 无论是就历史来看,还是就经验来观察

文档评论(0)

taotao0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