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化
社會學 授課綱要
第三單元 社會化
什麼是社會化?
社會化是社會成員學習其社會或團體之價值、規範、信念等之過程。社會成員在社會化過程中學習到不同社會角色,並形成自我認同,以及建立人格。
社會化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成員在此過程中內化社會的期待,但有不同程度之能力,詮釋及影響社會之期待,進而型塑其自我之認同和概念。成員也透過社會化的過程來延續及改變社會。
社會化的過程是終身的。
Q:你能想像一個從未接觸社會的「人」會是什麼樣的「人」?
社會化與自我之形成
自我概念是生理、心理、社會文化和個人選擇所共同作用形成的對自身的認定、看法和評價。自我概念不但會影響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及感覺,同時也會影響我們與他人溝通及互動的方式
社會學的觀點:
Charles Horton Cooley:鏡中之我(The Looking-Glass Self),包括三個步驟
─ 先想像我們在人家眼中是什麼樣子;
─ 再想像別人對此如何評價;
─ 根據前面兩個想像,自己會有什麼感受。
George Herbert Mead:Mind,Self Society
─ I(主我)and Me(客我):
主我﹙I﹚:未經社會化的部分,是原始的﹙包括欲求和本能﹚,也是具創造力的。
2、客我﹙Me﹚或社會我:自我中社會化的部分,是後天學習的,代表個體採取的他人態度及採納的集體規範與文化。
─ 自我發展的三大階段(Imitation, Play, and Game):
─ Significant Others and
Generalized Others
Erving Goffman:自我呈現與印象修飾
心理學的觀點
Sigmund Freud:精神分析學派
─ Libido;Id,Ego,Superego
─ 口腔期(0-1歲)
─ 肛門期 (1-3歲)
─ 性器期 (3-5歲):Oedipus
Complex;Electra Complex
─ 潛伏期
─ 兩性期
Nancy Chodorow:客體關係理論(Object-Relations Theory)
─ 依附(Attachment)與個體化(individuation)
Jean Piaget:同化(Assimilation)、適應(Accommodation)、平衡(Equilibration)
─ 認知運動階段(0-2歲)
─ 前運算階段(2-7歲)
─ 具體運算階段(7-12歲)
─ 形式運算階段(12歲以上)
以上社會學及心理學的觀點,都同樣指出自我的發展是從具體到抽象、簡單到複雜。因此,一個人的自我概念的發展會形成真實自我(actual self)、可能自我(possible self),及虛假自我(false self)等面向。
Q: 您能用以上的理論觀點來解釋青少年成長時的比較反叛的行為嗎?這些觀點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嗎?
自我與人格的關係是什麼?
3、社會化之文化和社會結構之基礎
文化之價值體系與社會化:
─ 個人主義 vs. 集體主義
─ 獨立的我 vs. 互依的我
─ Broad Socialization vs. Narrow
Socialization
性別:Chodorow與Carol Gilligan之看法
社會階級:自我控制 vs. 外在權威
族群:融合或分離的認同
全球化與後現代化
Q: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有何自主性?
個人的IQ和社會化有關嗎?
在我們的社會裡,女性在成長過程中,會逐漸失去「聲音」或壓抑自我的表達嗎?
4、社會化的結果
建立自我概念
養成角色取替(role-taking)的能力,並學習扮演不同的角色
使成員依照社會的期待行動,能夠控制自我
使成員成為文化的承載者
5、社會化的來源
社會化是傳遞社會期待的過程。因此,廣義的說,每個人都是其他人社會化的媒介。此外,一些重要的制度及組織對社會化過程有重要的影響。這些制度或組織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重要性。
家庭
社會化最初級也是最重要的 機構,尤其是嬰兒—青少年期。
父母(主要照顧者)是兒童早期社會化中的重要他人。
家庭在社會中的地位,透過宗教及社經地位的差異,對其家庭成員提供差別性的社會化內容及模式。
學校
學校社會化之主要內容:基本知識、社會規範、國家認同感等
學校亦透過同儕影響力而成為個人社會化之主要機構。
隱藏式課程 / 隱藏式課表(the hidden curriculum)
結構面的影響
同儕團體
同儕:與個人年齡相仿的團體
同儕團體透過學校形成重要的社會化影響。
同儕的重要性延續個人全程的社會化過程。
大眾傳媒
電視、報紙等媒體﹙包括internet﹚透過其無孔不入的能力送出包羅萬象的訊息,而這些訊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