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总复习》配套训练:专题5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5讲Word版含解析.docVIP

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总复习》配套训练:专题5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5讲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总复习》配套训练:专题5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5讲Word版含解析

1.(2016年9月金华十校联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些“变化”包括(  ) ①欧洲主宰世界的时代终结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③美苏成为世界的两大强国 ④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不属于世界格局变化。 答案 D 2.(2016年9月金华十校联考)美国历史学家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另一场战争”始于(  ) A.杜鲁门宣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 B.美苏两大政治集团全面对抗 C.美国推行“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解析 另一场战争是指美苏之间的冷战,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冷战开始。 答案 A 3.(2015·浙江学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被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政治格局所取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解析 1955年,苏联同东欧各国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答案 B 4.(2016·诸暨高二期中)“美国二战后的巨额贸易顺差以及由此导致的国外清偿力不足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而该政策正是要通过增强西欧的出口能力使之获得美元从而增加(  ) A.扭转贸易逆差带来的不利B.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展 C.增强西欧出口能力D.为美国商品开辟欧洲市场 解析 材料中说的是美国贸易顺差,A项排除。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是一种途径,不是经济恢复计划的目的,排除。材料中提及通过增强西欧出口能力最终目的是增加从美国进口商品的能力,即为美国开辟欧洲市场,可见目的是D项。 答案 D 5.以下海报是荷兰政府于1949年刊印的,由此可知,荷兰政府意在(  ) A.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荷兰的阴谋 B.宣传马歇尔计划对荷兰经济的重要性 C.成为美国的盟友,共同遏制苏联 D.希望民众与政府齐心协力克服经济困难 解析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西欧国家的经济援助,从图片中的“你便没有面包可吃,而你的孩子也会挨饿”可知荷兰政府宣传马歇尔计划,故选B项;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经济上的冷战政A、C项与题干图文不符;D项图文未体现。 答案 B 6.(2016·绍兴高二期末)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9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材料体现美苏间由合作到对抗的演变,故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项。 答案 A 7.“冷战是一个多因素的产物”,影响“冷战”形成的因素包括(  ) ①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差异 ②美苏双方互感“安全威胁” ③英国等欧洲国家推波助澜的作用 ④二战后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冷战”的背景。二战后,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双方产生对抗,出现了“冷战”。④属于“冷战”的结束。 答案 C 8.(加试)(2016·义乌高一期末)“只要两个价值体系与战略上的利害关系无法兼容,就不会有和平的一天;但只要核武器(  ) A.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对抗 B.二战期间盟国与法西斯的对抗 C.冷战期间美苏的对抗 D.冷战后美国与恐怖主义的对抗 解析 “不会有和平一天”和“战争就不会发生”体现美苏争锋下的国际关系。故选C项。 答案 C 9.(加试)(2016·湖州高二期末)二战后初(  )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朝鲜战争的爆发 ③“古巴导弹危机”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解析 ①1947年;②1950年;③1962年;④1949年。故选B项。 答案 B 10.(加试)在古巴导弹危机的最(  ) A.美苏两国对峙  B.美苏由对峙走向缓和 C.美苏两国关系极度紧张  D.对抗中美国占优势 解析 美苏关系由对峙走向缓和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的,题干反映的古巴导弹危机是在此之前的20世纪60年代初发生的,故B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B 11.(加试)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