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2章 城市与环境第2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必考+选考).ppt

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2章 城市与环境第2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必考+选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2章 城市与环境第2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必考+选考)

1.“海绵城市”可以使城市水循环中(  ) A.植物蒸腾减弱 B.下渗增强 C.地表径流增强 D.地下径流减弱 2.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 ①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 ②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③减轻城市交通拥堵压力 ④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1题,海绵城市的建设增加了下渗,地下径流增强,地表径流减弱,植物蒸腾增强。第2题,海绵城市中储水工程可以为城市绿化等提供水源,从而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减小地表径流,从而可以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答案 1.B 2.A [题组训练] 1.(2016·浙江嘉兴市高二期末)城市发展过快经常导致暴雨后出现“看海模式”,下列各图所示做法有利于减少城市内涝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水循环的影响因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保护好天然水系、天然湖泊、城市道路使用石子和网格植草砖铺地等措施,有利于城市地表径流的下渗,减少城市内涝。 答案 D (2016·浙江省4月高考学考)2004年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同时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据此完成2~3题。 2.我国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B.耕地面积增加 C.农业技术水平提高 D.气象条件稳定 3.我国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  ) A.有利农业规模化经营 B.有利优质耕地保护 C.制约农业劳动力转出 D.阻碍商品农业发展 解析 第2题,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耕地面积减少,则粮食总产量增长,主要是通过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单产量高导致的,与交通和气候变化关系不大。第3题,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城市发展必然侵占耕地,不利于优质耕地的保护;城市化快速发展,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出,从事农业人口减少,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利于商品农业发展。 答案 2.C 3.A 目前安徽省正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缺水地区,优先利用透水砖、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其他地区,优先利用雨水湿地、蓄水池等措施,构建新型的城市雨水利用系统。据此完成4~5题。 4.“海绵城市”建设对下列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 A.①增加 B.②减少 C.③减少 D.④增加 5.“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①减少城市用水量 ②促进雨水资源利用 ③增强城市排水能力 ④缓解城市内涝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以海绵城市建设为背景主要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4题,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增加城市的蓄水能力,减小地表径流,增加城市水分蒸发、下渗和地下径流。故D项正确。第5题,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使城市可利用水分增加,促进水资源的利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故C项正确。 答案 4.D 5.C 第二讲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必考+选考) 考 试 标 准 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学考点睛 必考 加试 1.城市化 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 ? b ? 1.了解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城市人口、城市用地的变化 2.理解两种城市化特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3.城市化的影响、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是关键 2.城市化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 b 3.城市化特点 ①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异 ②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 b b 4.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 d 分析城市环境问题的形成及解决措施 5.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 c 6.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 b [知识梳理] 1.城市化 (1)概念: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__________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_________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2)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_______产业逐渐转移;城市_____规模不断扩大。 考点一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必考) 产业活动 社会经济 二、三 用地 (3)意义: (4)动力机制__________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发展与_______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城市的兴起与第____产业的发展密切关联。 社会经济 工业化 三 2.城市化特点 总体来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还比较___,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_____。 低 提高 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年份 全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 口(亿) 城市化 水平(%) 城市人 口(亿) 城市化 水平(%) 城市人 口(亿) 城市化 水平(%) 1950 7.34 29.2 4.47 53.8 2.87 17.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