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字信号处理实习报告概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数字信号处理上机实习
学生姓名:
班 级:071132
学 号:2013100
指导老师:王晓莉
题目一 离散卷积计算
实验题目
设线性时不变(LTI)系统的冲激响应为h(n),输入序列为x(n)
1、h(n)=(0.8)n,0≤n≤4; x(n)=u(n)-u(n-4)
2、h(n)=(0.8)nu(n), x(n)=u(n)-u(n-4)
3、h(n)=(0.8)nu(n), x(n)=u(n)
求以上三种情况下系统的输出y(n),显示输入和输出波形。
实验目的
1.理解和掌握离散卷积计算;
2.学习如何用Mtalab实现离散卷积计算。
三、算法设计
离散卷积定义为:
,,,
当 时,;
当时,(0.8)n ;
当时,(0.8)n;
当时,;
2、
(a) 当 时,;
(b) 当时,(0.8)n;
(c) 当时,(0.8)n;
(d) 当时,(0.8)n;
当时,;
3、,,
(a) 当 时,;
(b) 当时,(0.8)n;
(c) 当时,(0.8)n;
(d) 当时,;
程序分析
所用到的函数:
(1)y=conv(x.,h):卷积运算函数,计算;
(2)n1=0:4:n1取0~4;
(3)subplot(m,n,p):subplot()函数是将多个图画到一个平面上的工具。其中,m表示是图排成m行,n表示图排成n列,也就是整个figure中有n个图是排成一行的,一共m行,如果m=2就是表示2行图。p表示图所在的位置,p=1表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第一个位置。
(4)title(‘content ’):title()函数的功能是为当前坐标系添加标题“content ”。
五、程序设计
n=0:4;
h=0.8.^n;
x=[1 1 1 1]
subplot(331);stem(x); title(x(n));
y=conv(x,h);
subplot(332);stem(h); title(h(n));
subplot(333);stem(y); title(y(n));
n=0:40;
h=0.8.^n;
x=[1 1 1 1]
subplot(334);stem(x); title(x(n));
y=conv(x,h);
subplot(335);stem(h); title(h(n));
subplot(336);stem(y); title(y(n));
n=0:40;
h=0.8.^n;
x=[zeros(1,0),ones(1,40)];
subplot(337);stem(x); title(x(n));
y=conv(x,h);
subplot(338);stem(h); title(h(n));
subplot(339);stem(y); title(y(n));
六、运行结果
图中从左至右三列依次对应、及卷积结果
题目二 离散傅立叶变换
实验题目
设有离散序列
分析下列三种情况下的幅频特性。
采集数据长度N=16,分析16点的频谱,并画出幅频特性。采集数据长度N=16,并补零到64点,分析其频谱,并画出幅频特性。
采集数据长度N=64,分析64点的频谱,并画出幅频特性。
观察三幅不同的幅频特性图,分析和比较它们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实验目的
1、理解掌握DFT及FFT算法;
2、利用FFT算法计算信号的频谱。
三、算法设计
当抽样数N=2M时,以下为蝶形算法图。
当N=2M时,则要进行M次分解,即进行M级蝶形单元的计算;
2、按自然顺序输入,输出是码位倒置;
3、每一级包含N/2个基本蝶形运算;
4、第L级有2L-1个蝶群,蝶群间隔为N/2L-1;
四、程序分析
所用到的函数:
fft():求x的一维傅里叶变换,计算X(k);
使用方法Xk=fft(xn),例如:
N=8; n=0:N-1; xn=[4 3 2 6 7 8 9 0]; Xk=fft(xn)
(2)stem():显示函数图像。
(3)xlabel():横坐标轴的名称;
(4)ylabel():纵坐标轴的名称;
五、程序设计
%x(n)=cos(0.48πn)+cos(0.52πn)
n=0:15; %产生序列x(n) 取16点
x=cos(0.48*pi*n)+cos(0.52*pi*n);
subplot(231);stem(n,x);title(采集数据长度N=16); %显示x(n)
x1k=fft(x,16);%进行16点傅里叶变换
subplo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区挡土墙监测的方案.doc
- 组织安全绩效提升与重大事故预防HOP.pdf VIP
- 2021版35kV~750kV 变电站通用设备技术规范第13部分:接地变压器及消弧线圈成套装置.pdf VIP
- 心脏横纹肌瘤的科普知识课件.pptx VIP
- 2021版35kV~750kV 变电站通用设备技术要求及接口规范第2部分:高压并联电抗器.pdf VIP
- 新概念英语二册Mp3教程附音频下载-英语听力_0.pdf VIP
- 2021版35kV~750kV 变电站通用设备技术规范第9部分:低压并联电抗器.pdf VIP
- 2021版35kV~750kV 变电站通用设备技术规范第第12部分:站用变压器.pdf VIP
- 初一有理数计算700题.docx VIP
- 市政供热管网施工技术的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