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问题集锦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问题集锦概要

* 《桃花源记》: 1、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1)作者希望生活在文中虚构的世外桃源里,在这个社会中,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人民各得其所。 (2)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个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3)作者的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2、文章的思路: 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 3、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 自然环境:美丽富饶。 社会环境:安定平和。 生活状况:安居乐业。 精神状态:自由快乐。 4、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1)桃花源人问渔人从哪里来。 (2)桃花源人向渔人说明他们来到桃花源的原因。 (3)桃花源人向渔人询问外界的情况。 (4)桃花源人嘱咐渔人不要向别人提起这里的情况。 5、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6、“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以及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7、听了渔人的讲述后,村人“皆叹惋”,他们为什么“叹惋”? 为外面的朝代更迭、战乱频繁而叹惋。 8、请用一个成语概括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世外桃源 《陋室铭》 1、这篇文章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托物言志 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2、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孔子的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省略掉前半句,以后半句总结全文,使文章更具雄辩力量,表明自己的陋室不陋,表明自己的高洁志趣。同时又与开头的“惟吾德馨”相照应,显得含蓄无穷,发人深思。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何言外之意? 表明了作者对官场腐败生活的厌恶与批判。 5、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描写陋室不陋的? 居住环境、往来人物、生活情趣 6、本文写自己的陋室,为何在文末提及“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的高洁志趣。 《爱莲说》 1、本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托物言志 在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世风中,作者不愿意隐逸,而志在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 2、作者称莲是“花之君子”,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该是这样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献媚权贵,豁达正直,美德远扬,仪态端庄,气节高尚,令人尊敬。 3、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莲? 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 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有何言外之意? 讽刺、批判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世风。 5、本文主要写莲,为何还要写菊与牡丹? 写菊、牡丹是分别从正面、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图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大道之行也》 1、文章的层次。 “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全文的总结语。 2、“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也:指执政者施行大道,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3、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基本特征: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三个方面: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4、成语: 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 夜不闭户:夜里睡觉不用闩上门。形容社会治安情况良好。 5、比较阅读:与《桃花源记》的比较阅读: (1)“世外桃源”是在“大同社会”的理想的基础上虚构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2)桃花源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正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的具体表现。 (3)桃花源中人民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与“大同社会”的“讲信修睦”一致。 《三峡》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各有什么特点?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其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水凶险,春冬之时的清幽,秋天的寂静清冷与凄婉。 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写景的句子略。 特点:采用大笔点染的手法。 3、李白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对应文中的哪句话? “有时朝

文档评论(0)

152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