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干沟出口方向进洞方案概要
新干沟隧道出口进洞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新干沟隧道工程位于吐鄯托盆地边缘的丘陵区,在既有线干沟隧道左侧100m以外,地形起伏不大,高程840~885m,隧道最大埋深约40m。S301省道分布在隧道的左侧,相距约1.5km。隧道起讫里程为DK108+820~DK109+491,全长671m。从出口处施工。隧道进口段DK108+820~DK109+200.95共380.95m处于R=1604.2m的曲线上,其余为直线。线路为单面下坡,纵坡为11.0‰。
隧道按设计采用从出口(DK109+491)单口掘进。
二、地质情况
隧道出口地表基岩裸露,为泥盆系上统凝灰岩夹砂岩夹片岩,斜坡地表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洪积细圆砾土,地形切割强烈,坡度较大,沟谷发育。入口洞身86米为Ⅴ级次坚石,全风化~强风化,风化层厚5米,岩体风化破碎。洞口埋深仅2~3.5米,埋深较浅。
勘测未见地下水。
三、人力和机械设备配置(见附表)
四、进洞方案
4.1、支护机理
隧道开挖前,岩体处于稳定和平衡状态,开挖隧道,破坏了隧道的平衡状态,引起隧道周围岩体向洞内变形。为了保持隧道开挖后的空间和维护围岩的稳定,必须施作隧道支护,支护的作用就是代替被开挖出来的岩体。
4.2、总体方案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类似工程的经验,确定如下总体进洞施工方案:洞口Ⅴ级浅埋段,考虑地震设防,在先行锚杆加网喷加固稳定边仰坡后,拱部120°范围设¢42超前小导管注水泥浆预支护护顶,拱部预留核心土短台阶开挖,钢拱架挂网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尽快闭合成环,早作二次衬砌的总体进洞施工方案。
4.3具体施工方案
4.3.1 根据本标段施工图的里程和高程对洞口两侧边坡进行测量放线,标出新干沟隧道出口开挖边线和开挖深度。
4.3.2 洞口左右两侧边仰坡开挖,对于边坡开挖厚度较大的地方采用挖掘机辅助开挖、人工修坡的方式进行。开挖自上而下进行,分层开挖。并每层检查边坡坡度,要求坡面平顺。挖掘机开挖后预留20~30cm进行人工修坡,清除虚土,对于边坡土层较硬的围岩采用人工手持风镐进行凿除。
4.3.3 然后采用锚、网喷射砼封闭边仰坡坡面进行洞口加固。锚杆采用Φ22砂浆锚杆,L=3.0m,间距1.0m,梅花形布置。钢筋网采用φ8圆钢,网格间距0.2×0.2m,喷射C20砼厚度15cm。
4.3.4 沿隧道拱部开挖轮廓线外侧打设单排Φ42小导管(图中1),布设范围为拱部120°内。小导管采用Φ42长度3.5m的无缝冷轧钢管,环向间距0.4m,搭接长度不小于1m,外插角5°~10°,小导管安设完毕后,在管内压注水泥浆,即可提高导管的刚度,又可提高围岩的自稳能力。工艺如下:
小导管前端焊成尖锥形,长0.2m,沿小导管周身间距0.5m梅花形打设φ10mm注浆孔,预留止浆段不小于0.3m,尾端焊上一圈钢筋箍,以防插入导管时尾端变形。
小导管注浆工艺参数:采用单液水泥浆。水泥用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水灰比为1∶1,速凝剂掺量2~2.5%,注浆压力为0.5~a,拱部注浆,在施工当中具体浆液配合比和注浆压力由现场实验确定。
4.3.5 考虑出口洞口86m埋深较浅并为V级围岩,围岩稳定性差,易坍塌,故采用弧形导坑留核心土的方式开挖(图中2), 以稳定掌子面的土体。为确保施工安全,出口洞身开挖采用上、下断面法开挖,上半断面开挖高度5.5~6m, 弧形开挖掘进进尺为0.5m。超前下半断面20m后,开始进行下半断面开挖。洞口上半断面石渣,采用轮式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至路基填筑位置。
4.3.6 拱部预留核心土弧形开挖完成后,初喷4cm的混凝土后迅速安设Ⅰ18工字钢钢拱架支撑(图中3),第一榀钢拱架与小导管焊接成一体,钢拱架纵向间距1榀/0.8m,钢拱架之间用环向间距为1米的Φ22螺纹钢纵向焊连,以形成整体结构。钢拱架拱脚底铺垫槽钢,紧挨槽钢底部向外向下打设4根Φ22mm、长3.5m的锁脚锚杆,锁脚锚杆纵向间距25cm。钢拱架安设完毕后打设拱部Φ25中空注浆锚杆,锚杆长3.5m,间距1.0×0.8m,紧接着铺挂间距20×20cm的φ8钢筋网,并喷射厚25cm的C25混凝土,形成拱部初期支护。
4.3.7 上断面开挖20米左右后,开始进行下部中槽开挖(图中4)。每次掘进进尺0.5m,下台阶边墙开挖完成后,立即安设边墙钢拱架,并与拱部钢拱架连接牢固。接着打设边墙Φ22砂浆锚杆,并铺挂间距20×20cm的φ8钢筋网,喷射厚25cm的C25混凝土,形成边墙和墙角初期支护。
4.3.8 仰拱初期支护(图中5)。仰拱捡底后,立即安设仰拱钢架,钢架两端与边墙钢架连接牢固,接着铺挂间距20×20cm的φ8钢筋网,并喷射厚25cm的C25混凝土,形成边墙和墙角仰拱初期支护,同时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2099.1-2021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VIP
-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中职生劳动教育全套教学课件.pptx
- 人工智能在高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pdf
-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高一入学数学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黑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面向系统内部及社会招聘1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医院医德医风考评公示制度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及考评实施细则.docx
- 晶体工程资料.pdf VIP
- 成都川师锦华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第六章晶体工程.ppt VIP
- ASUS华硕ROG SWIFT PG65UQ中文说明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