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富矿业红山西煤矿矿建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靖远煤业伊犁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第二分公司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前 言
新疆中富矿业有限公司红山西煤矿(以下简称“红山西煤矿”) 距乌苏市约50km,行政区划隶属于乌苏市管辖,为新疆中富矿业有限公司下属煤矿。井田地处乌苏市东部,安集海河西岸,与乌苏市直线距离约50km。北距312国道40km,西距巴音沟牧场10km。省道S101从井田外的南边经过;北疆铁路距井田以北45km,交通方便。
红山西煤矿经过近四年的建设,一期工程完工,二期工程除井底车场贯通外,其余尚未施工。为确保安全、优质、快速、高效地完成二期、三期工程,并达到或超过业主对工期和质量的要求。我们按照工程特性及施工要求,编制了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⑴《红山西煤矿初步设计》
⑵《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
⑶《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
⑷《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⑸《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
⑹《煤炭工业建设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管理规定》;
⑺《煤矿安全规程》(2012年版);
⑻《钢筋混凝土工程检验评定标准》;
⑼《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⑽《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及检验评级办法》;
⑾《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⑿《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84);
⒀《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⒁《矿井质量标准化检验标准》;
⒂《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 4 -
一、交通位置 - 4 -
二、自然地理概况 - 4 -
三、矿井剩余工程概况 - 5 -
四、工程地质特征 - 6 -
五、煤质 - 8 -
六、水文地质特征 - 11 -
地层代号 - 11 -
含(隔)水层(段)编号 - 11 -
含(隔)水层(段)名称 - 11 -
Q4al - 11 -
Ⅰ - 11 -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透水不含水层 - 11 -
J2t - 11 -
Ⅱ - 11 -
中侏罗统头屯河组裂隙弱富水性含水层 - 11 -
J2x - 12 -
Ⅲ - 12 -
中侏罗统西山窑组裂隙弱富水性含水层 - 12 -
J1s - 12 -
Ⅳ - 12 -
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相对隔水层 - 12 -
第二章 施工准备及场地布置 - 17 -
一、施工条件 - 17 -
2.2临时设施工程 - 17 -
2.3措施工程 - 18 -
2.4施工场地布置 - 18 -
2.5施工准备工作 - 19 -
第一章 工程概况
一、交通位置
井田位于新疆乌苏市SE23°,直线距离约50千米,安集海河的西北侧,行政区划属乌苏市管辖。井田范围与探矿权范围一致,井田东西长约4.6千米,南北宽约2.4千米,总面积约11.08平方千米。井田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4°59′31〞;北纬44°03′30〞。
井田南侧有一条砂石路面的101省道,东南侧有一条沥青路面公路可达312国道并与北疆铁路奎屯火车站相连通,交通方便。
二、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地貌
井田地处天山北麓,为低中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542-1850米,高差不大,但沿南东通过的安集海河切割强烈,切割深度高差在200米左右,西北部山势平缓,沟谷呈“U”字型,沟向近南东向。
地貌上属天山北坡山前已肢解破碎的冲积扇区的一部分。
2、气候与水文
井田地处中亚腹地,气候干燥多风,降雨量少,年、日温差大,夏季较为凉爽,冬季寒冷,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寒漫长,夏凉短促,春季升温快,但极不稳定,秋季降温迅速,冷空气活动频繁,故春秋多大风、寒潮。全年偏西风较多,无霜期较短,具明显的高寒特点。据乌苏市气象局资料,勘探区年平均气温4.4-6.8℃。6—8月份为高温季节,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最低7℃,一般为15℃左右。每年2月为低温季节,最低气温零下30℃以下,最高3℃,一般为零下ll℃。每年的11月封冻,次年3月解冻,最大冻土深度2.0米,无霜期仅150天左右。全年大风在100次以上,极大风速35米/秒,一般风速2.3-4.5米/秒,每年4—5月常有7—8级大风,最大可达10级。风向主要为西北风。井田内年降水量在248.9毫米左右,多集中在6—7月份,大多为暴雨,蒸发量为1836.5毫米。
井田相邻发育水系有安集海河及其支流,由南而北流向山前安集海水库,为常年性流水,井田内无常年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