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玉器一)复习资料
一、 玉器的起源与发展简史
1、 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玉器制品是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7000—8000年之久的河姆渡文化遗存。
2、 1)玉器的朴素期:从玉器的起源至新石器时代中期大约4000—5000年左右的时间,其主要表现为玉器从无到有,器型、纹饰简单,有了类似时期钻孔、磨制的玉器专门加工技术。
2)神秘期:包括新石器时代晚期、商代和西周,以及东周早期约2000年左右的时段。
3)恢宏期:包括春秋战国至秦汉大约持续1000年左右的时段,由于此期玉器的加工琢制技术大为提高,其造型纹饰丰富多彩,适用范围极为广泛,而且逐步趋于普遍使用,不论在数量上或加工技术上,都使这个时期成为中国玉器的巅峰时期。
4)精致期:隋唐至宋代是此期玉器成熟的代表时期,也是精致期的主要时代。
5)繁琐期:此期历元明清三朝,其中又以清朝为主。
3、 古玉器的价值和功能
1) 政治功能:古玉器为等级制的物化,玉的道德、文化观念。
玉器为等级制的物化表现在:
(1)从新石器时代中期起,氏族首领的墓葬中就出土了许多精制的玉器,如良渚 文化。
( 2)商周时代,上述现象更加普遍。如二里头文化中的“柄形饰”只出现在大型墓 葬中。
(3)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六瑞”的使用规定。
( 4)秦以前,“九鼎”象征君权;秦以后,玉玺成了君权的象征;秦始皇制成一枚 传国玺,以后各代帝王认为得了此玺才是真命天子。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 沿袭到清朝。乾隆皇帝厘定的25枚宝玺,绝大多数为玉制。
(5)汉以后各代规定,达到某一等级的人才能有资格得到什么形制 的玉玺。
(6)唐代明确规定了官员用玉的制度。
玉被赋予了道德、文化观念表现在以下方面:
★ 玉的道德文化观念从西周发展起来,源于民俗;经儒家学派宣传、推崇,被 思想家理念化,更具生命力;历代统治阶级巧妙加以利用;被民众所接受。 这是玉器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君子比德于玉是儒家的用玉观。古代,玉象征伦理道德观念中高尚品德。
2) 经济价值:古玉器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
(1)玉器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显示富贵的一种标志,在新石器时代已见端倪, 如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
(2)商代,已用玉作币,以玉作交换和贡品。
(3)西周,“玉璋价值80朋”相当于10块田的价格。
(4)春秋时期,名贵的玉器价值连城,出现以玉熄战事、以玉求宽释、以玉得官 爵;以白玉为币。争玉,战争,割地相让。
(5)宋代,已有玉肆经营玉器。
(6)明代以后,玉器商店更多。
( 7)到清朝,玉器身价普遍升高,有古铜旧玉无身价之说。
3) 礼仪功能:礼仪用玉一直占中国古玉器的主流。
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起,礼仪用玉一直占中国玉器的主流。
“六瑞”和“六器”是封建社会礼仪用玉的主干。
“六器”:琮、璧、璜、圭、璋、琥;
六瑞:镇圭、桓圭、信圭、躬圭、古璧、蒲璧。
4) 装饰功能:佩饰与玩赏是古玉器的最初功能。
佩饰与玩赏是玉器的最初功能,也一直是玉器最广泛的用途。
◆古代有“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说法。
◆新石器时代:东北、华北、江南的文化遗址中,均发现饰玉。
◆商代:商代国君武丁配偶妇好墓出土的七百多件玉器中就有相当部分是佩玉
◆春秋时期:佩玉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春秋战国以后,佩玉也多,如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器。
◆隋唐以后,佩玉品种发生变化,主要为耳饰、腕饰、手饰、头饰。
◆唐宋以后,作为陈列的玩赏玉器占据玉器的主要地位。
5) 宗教功能:有宗教用玉。
图腾崇拜:
如红山文化中的玉龙、龙;
良渚文化中的人兽纹玉器;
道家用玉;
佛教用玉:玉佛像。
一、 玉器制作的工艺流程以及各时期代表性工艺
1、 玉器雕琢工艺一般可分为五类:
1) 平雕和圆雕:平雕是在薄片状的玉石平面上雕刻纹饰,圆雕是立体的雕琢。雕刻的刀法大体分为五种:阴线刻,阳线纹,浮雕,勾撤,打洼。
2) 透雕(镂空):先用钻将玉片打透,然后用线锯或铁丝弓子琢出各种既定的纹饰,这种透雕法也叫“镂空”。
3) 穿孔
4) 巧作:借助玉材的不同颜色,巧妙地雕出各种逼真写实的造型,就叫“巧作”。
5) 上光:也叫磨光,使器物外表平滑有光泽。
2、 各个时期玉器代表性工艺
1) 红山文化玉器:器物几乎没有平面,打洼,有意磨出瓦沟纹;
2) 良渚文化玉器:器物表面平坦,阴刻曲线纹和直线纹;
3) 夏代文化玉器:碾琢勾彻,用弓弦镂空琢制出扉棱;
4) 商殷玉器:双勾拟阳线,臣字眼;
5) 西周玉器:细阴线与“一面坡”并行;
6) 春秋玉器:细密繁缛,隐起主体纹饰,不留空间;
7) 战国玉器:细劲勾勒,顶撞地纹,玉璧边缘扎手;
8) 秦代玉器:平面阴刻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