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人民版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测试
课下限时集训(二十二)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苏俄(联)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上述评价忽视了这一政策( )
A.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B.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C.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 D.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
2.(2016·福州模拟)1920年6月,共产党员科尔恰什金给俄共中央的信中写道,只有“政府与农民的关系融洽了,主要在乌克兰进行的内战才能结束”。这一建议提出的背景是( )
A.余粮收集制引发严重危机 B.新经济政策改善了农民处境
C.农业集体化政策遭到质疑 D.指令性计划模式的弊端显现
3.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应当有这样的胆识,“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用资本家捡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我们没有别的砖头,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这一观点在实践中体现为(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国家工业化政策的推行 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推行
4.“仅在实施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按规模说,这都是些工人不超过5人的小作坊;它们通常利用本地的原料,生产日用必需品。……和以前相比较,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维埃政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削是绝对不允许的。”材料所反映的经济变革有( )
A.全面恢复私有制 B.实行商品贸易
C.用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D.禁止私人贸易
5.“我(赫鲁晓夫)还记得那段时间,在经济崩溃和大饥荒之后,城市忽然恢复了生机,涌现出了各种产品,价格开始回落。这当然是一种退却,但它却帮助我们从国内战争的后遗症中恢复过来,积蓄了力量。”下列对“积蓄了力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使俄国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B.为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
C.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
D.为夺取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6.俄罗斯2008年版历史教材中指出:“新经济政策不是被‘取缔’的,而是由于它不能够承担如此沉重的任务被‘压垮’了。”“压垮”新经济政策的是( )
A.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C.苏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
D.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
7.苏联的粮食收购率1927~1928年是14.7%,到1938~1940年达到41.2%。对这一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农民的全部余粮收归国家所有
B.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发展
C.苏联牺牲农民利益推进工业化
D.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
8.(2016·泰州调研)丘吉尔曾说:“他(指斯大林)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丘吉尔所肯定的斯大林的功绩主要在于( )
A.工业和军事方面 B.政治和经济方面
C.综合国力方面 D.反法西斯战争方面
9.下表中1960~1975年苏联运输干线增长情况反映了( )
时间 社会总产
值每增长 运输干线长
度增长率 运载量
每增长 运输干线长
度增长率 1960~1970年 1% 0.8% 1% 0.85% 1971~1975年 1% 0.79% 1% 0.66% A.运输业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B.运输干线长度呈减少趋势
C.农轻重各产业发展不平衡
D.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微弱
10.赫鲁晓夫在上台之初说:“我们共产党人……好像是布道的神父,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吃。……我们又不是神父,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
A.赫鲁晓夫批评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赫鲁晓夫谋求政治体制改革
C.赫鲁晓夫试图改变农业的落后状态
D.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日益明显
11.勃列日涅夫指出:农业改革要“必须坚决抛弃行政命令、包办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领导者和专家的工作的做法,根除华而不实和喧嚷的表现”。这表明当时苏联政府( )
A.把农业作为改革重点
B.意识到现有体制的不足
C.政治倾向发生了转变
D.基本放弃旧的经济体制
12.(2016·泉州检测)《论苏联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