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能力建设系列漫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能力建设系列漫谈

大学生能力建设系列漫谈(之一):自控能力与网络游戏 作者:周国华如果再不在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筑上一条有效的堤坝,很快地,就会有相当多的大学生虽“活”在虚拟世界,却“死”在现实社会,而且会死得很囧,死得很惨!那些刚刚摆脱高考魔爪的大一学生的“生”“死”转换会更加跌宕,从而造成不得不的“耐人寻味”。 谁说大学是可以放纵的天堂?大学生自己就可以轻易把自己送入相反的方向! 这就涉及到有一种能力叫“自控”,讲的是自己的自制并抵抗诱惑的力量。可一旦遭遇网络游戏,很多人的自控就会显得毫无方向,也不再会有任何的抵抗力量。这个是基本的人性,具体到大学生的群体,此现象显得尤为突出与超乎想象。 网络游戏的上瘾,酷似鸦片的吸食过程,一旦上路了,很少有回头的可能。最初的尝试,或许因为好奇、或许因为无聊、亦或许就是因为从众而维持“友谊”的关系。少数人的经历则比较悲壮,怀着“以身试毒”的大义凛然,没有想到的结果是俯首称臣。 案例已经不是“个案”了,现象也不是什么“特殊”。在当下上海的“顶级”高校中,周末的48小时到处是过关斩将的“战场”,从周五下午到周一的早上,有人已经屡屡突破48小时的连续作战上限! 外卖的生意异乎寻常的火爆! “宅”的文化异乎寻常地流行!! 有一个非常简单初级的问题是:难道进大学的最重要任务就是操练一手过硬的游戏升级本领与技巧? 相信所有的游戏玩家都不会赞成这样的疑问与假设。但现实的问题是:游戏正在吞噬大学生们对未来的热情、对未来的憧憬!从近处观察,游戏恰像鸦片一样,玩起来很HIGH,不玩的时候很萎,对一切都不感兴趣,甚至包括与女朋友的约会与亲昵! 一个典型的场景是:某男生回到宿舍后的第一时间打开电脑,挂上QQ,登入人人,这时隔壁的一位探头来询问“来一把吗?”稍显犹豫后,此生就果断扒拉开作业课本,立马沉浸在修炼与被修理的浮沉情绪当中。昏天黑地到了寝室断电、网络断网后,才睁着一双腥红的眼睛,到处找可以复制照抄的作业范本。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善良者照顾老师的面子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胆大者以寝室为家,在自己的床上为下一轮的厮杀快速地蓄积能量。 所以,对于大学生,尤其是刚刚入校的大一新生来说,自控能力的建设首先要从网络游戏抓起。 控制什么呢?首先需要控制的是“欲望”。? 而欲望的形成是受到外在氛围的极大影响的。我们虽然没有能力马上改变社会的大的背景与状况,也不可能要求游戏厂商统统都关门歇业,但我们有能力营造一个大学生中的小的磁场,在这样的一个小范围中,创造一种高于游戏成就的新的欲望,而且,要让这些人在新欲望的追求方面欲罢不能,唯此才有希望彻底扭转大家不希望的发展方向。 大学生很容易就陷入网络游戏的泥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进入大学后觉得与自己原来的预期反差逼人。尽管原来的预期中自己参与设计的并不在多,但潜意识中每个人还是有自己以兴趣、爱好出发的内在追求的,但这些追求多半已为家长越俎代庖式的决策替换掉了,他们只能在无奈中随大流来到了所谓的热门学校与专业,迫不得已学的一些冷门专业,也绝非自己的爱好选择,倒是各种因素作用下的妥协结果。这些当初的选择无形中种下了进入大学后的失落感,有点“为他人学习”而不是“为自己学习”的味道。 管理欲望的起码前提是要让学生看到新的欲望并有实现的可能,由此可以动员他们身上的全新力量。重新选择专业的可能性在有的高校当中虽然具备,但并不是普遍现象,只有少数比例的学生享有这样的特权。如果学校的制度设计当中可以让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二次选择”乃至“三次选择”的机会,“鲶鱼”就被引进了,池子里的“鱼”们就被刺激而游动起来了。当一种全新的追求欲望弥漫在整个校园的时候,类似网络游戏这样的东西就会自然地“退居二线”。 其次需要控制或转变的是大学生们的“生活状态”!? “单一”的生活状态是大多数学生的基本常态,即使有的同学积极参加了各种校园团体的活动,其范围与交往对象也是十分有限与单一的。这种单一的生活模式不会有新颖的感觉,与过去十几年的小学、中学状态没有本质差别,加上完成了高考“大业”,多数人会有“船到桥头车到站”的感觉,自然会产生休息、放松的想法。而可以实现这些想法的,首选的肯定是游戏了。 其实,“自控力”的精髓不仅在于“堵塞”,更在于“疏导”——把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放纵转换成另一方面的激情。而从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来说,最大的改变是要“跳出学校看学校”,把目光转向校园以外,寻找一种嫁接校园生活的第二种生活方式。这种新的生活方式要从大一开始就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切实行动起来的。当兼职是一种常态,假期实习是一种常态,参与社区工作、志愿工作、校外课题工作也是一种常态的时候,大学生们的责任意识与行动能力就会空前地加强与提高,在那种情景之下,每个人的眼光与境界与今天的会迥然两样。即使再去打游戏,心里也会非常清楚那是一种暂时的放松,是

文档评论(0)

love38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