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
竣 工 验 收 审 批 表
项 目 名 称: 内蒙古大唐国际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综合利用粉煤灰生产铝硅钛合金示范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内蒙古大唐国际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负责人:孟繁逵
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内蒙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印制
填表说明:
一、本表在提出验收申请时填写好,并随表附送要求的有关材料。
二、建设单位填写封皮和第1、2、3页。
三、专家组填写第4、6页相关内容。
四、其它参加评审单位人员填写第5、6页相关内容。
五、表中“安全卫生测试数据”主要指投产试运行三个月后,由法定检验检测单位侧得的安全卫生数据。
六、本表一式五份,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后分送有关单位。
建设单位名称 内蒙古大唐国际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 有限责任
公司 建设单位地址 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工业园区 联系电话 0471-
6988001 建设项目名称 内蒙古大唐国际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综合利用粉煤灰生产铝硅钛合金示范项目 项目建设地址 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工业园区 项目许可部门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项目许可类型 冶金 项目总投资 333939万元 其中:安全设施投资 20501.52万元 验收评价单位 北京达飞安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资质证号(甲乙): 甲 检测单位名称 资质证号: APJ-(国)-074 施工单位名称 十一冶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生产许可证号 资质证号: A1084045020401-15/6 试运行时间:2010年6月30日 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规模:年产20万吨氧化铝、12万吨电解铝、6万吨炭素和2万吨铝硅合金。
建设内容:粉煤灰贮仓及输送皮带廊、燃料贮仓及输送皮带廊、片碱仓、石灰石煅烧及CO2制备厂房、石灰乳制备厂房、粉煤灰预调配厂房、粉煤灰预脱硅厂房、粉煤灰分离及洗涤厂房、生料浆磨制厂房、生料浆调配厂房、熟料烧成系统、熟料中碎系统、熟料溶出厂房、硅钙渣洗涤系统、硅钙渣压滤厂房、一、二段脱硅厂房、分解分级系统、碳酸化分解系统、种子过滤系统、成品过滤系统、氢氧化铝仓、氧化铝仓及堆栈、蒸发槽罐、碳分母液蒸发站、酸洗系统、脱硅液除杂系统、白炭黑制备系统、活性硅酸钙制备系统、NaOH溶液蒸发站、焙烧车间及炭块库、沥青熔化厂房、生阳极系统、煅烧及余热利用系统、原料仓库、水系统、供配电系统、液态铝生产车间、铸造车间、阳极组装车间、氟化盐仓库等。 生产工艺流程:
(1)氧化铝生产工艺流程:
(2)电解铝生产工艺为熔盐电解法,即Hall—Heroult法。其生产过程可简述为:溶解在熔融电解质中的原料氧化铝在直流电的作用下,还原出金属铝。
(3)铝锭铸造车间生产工艺
电解槽内的液态铝被吸入到9t真空抬包后,用抬包拖车运至铸造车间,倒入40t电加热铝液混合炉中,再经过搅拌、静置、扒渣等过程,取样分析直到合格后用25kg铝锭连续铸造机进行铸造。
铸造完成后,铝锭从铸模内取出,经堆垛、打捆、称重并打印批号后用叉车运送到铝锭堆场。
(4)炭素车间生产工艺
(5)合金生产工艺
设备运行工况、验收评价报告结论和存在问题:
2008年3月开工建设,2011年9月,氧化铝生产调试基本正常,开始试生产。试生产期间,主要的工艺参数、主要设备运行参数均达到了设计要求,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评价结论:
(1)该项目总体布局规范,工艺流畅、安全卫生达到要求,符合相关规范及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2)该项目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火灾、爆炸、机械伤害、灼烫、中毒窒息等。主要有害因素主要为毒物、粉尘、电离辐射等。该公司采取了有效的措施防止危险有害因素对人体带来的危害。
(3)该项目设备基本实现操作自动化,有效避免了伤害事故的发生。
(4)在各个单元的检查过程中,发现若干问题,现企业已经整改完毕。 试运行中安全卫生测试数据情况:
(1)粉尘:检测64个粉尘作业地点,合格作业点38个,短时间接触浓度合格率59.4%。
(2)毒物:对氧化铝车间、炭素车间、合金车间、检修车间的有毒物质进行了测试,其中包括一氧化碳、苯并芘、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氟化氢、氢氧化钠、碳酸钠、锰及其化合物10种有毒物质,测试的50个作业点中,48个测点的检测结果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有毒物质短时间接触浓度合格率为96%。
(3)噪声:测试的54个作业地点中,46个测点的测定结果符合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的要求,合格率为85.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射频识别技术原理与应用实战》全套教学课件.pptx
- 羊的同期发情技术.pptx VIP
- T-CAGHP 035—2018地质灾害排水治理工程设计规范(试行).docx VIP
- 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doc VIP
- 劳技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 Unit 1 I love sports Part 1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DBJ43_T393-2022:湖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消防质量控制技术标准.pdf VIP
- 2024年-2025年政工师(初级)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综合题型).pdf VIP
- T∕ZZB 0900-2018 液晶调光玻璃团体标准.pdf VIP
- 朗朗阅读周周练四年级上册(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