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邯郸历史人文ppt范文专用课件
邯郸地名之由来 春秋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这时,门客毛遂自我推荐 前往楚国游说,最终说服楚王出兵解赵之围。 * * * 叩启历史的大门 ——领略邯郸历史文化 制作人:XXX “邯郸”之名,最早出现于古本《竹书纪年》。邯郸地名之由来,现一般以《汉书·地理志》中三国时魏国人张晏的注释为源:“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云。”意思是说,邯郸的地名源于邯郸山,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单,是山脉的尽头,邯山至此而尽,因此得名邯单,因为城廓从邑,故单旁加邑(阝)而成为邯郸。邯郸二字作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国地名文化的一个特例。 历史沿革 古本《竹书纪年》中,就有商末殷纣王在邯郸建“离宫别馆”的记载。至迟在殷纣王时期邯郸一名就已经出现,证实邯郸古城距今已有3100多年的建城历史。 邯郸之域在西周时属于卫国,春秋时为晋地,当时邯郸已是闻名遐迩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比较发达的著名城邑。晋定公十二年(公元前500年),晋国正卿赵鞅(赵简子)已将邯郸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从此,邯郸便成了赵氏的世袭领地。 战国时,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将赵都自中牟(今河南鹤壁西)迁徙到邯郸,邯郸作为赵国的都城,历经八代王侯,延续了158年的繁华。特别是一代英主赵武灵王,开改革之先河,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富国强兵,国势大盛,雄踞战国七强之列,使赵国成为可与强秦抗衡的国家之一。 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军破邯郸,赵王迁降秦,邯郸属秦国,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赵国。次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邯郸是邯郸郡的首府。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立张耳为赵王,建立赵国,都城设在襄国(邢台),辖常山、巨鹿、邯郸三郡。不久刘邦除赵国,将赵国一分为三:常山郡、钜鹿郡、邯郸郡,九年,刘邦封其爱子如意为赵王,辖地为邯郸郡(后更名赵国),并重建邯郸宫城,富丽堂皇温明殿即建于此时。一直到西汉后期,邯郸城有“富冠海内,天下名都”之称,是除国都长安之外,与洛阳、临淄、成都、宛(河南南阳)齐享全国五大都会盛名,从战国到东汉,邯郸兴盛长达500年之久。 邯郸是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三千多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春秋战国时代是赵国都城,汉代仍中国五大古都之一。邯郸的古代文明灿烂辉煌,历史和人文景观丰富,拥有名胜古迹千余处,被定为国家级的名胜古迹有七十七处。 最具特色的有代表我国新石器早期文化的磁山文化遗址,国内唯一保存最完好的战国时期的赵王城遗址,可与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媲美,开凿于北齐时期的响堂山石窟,至今仍作为古城邯郸之象征的武灵丛台公园,与悬空寺相类似的娲皇宫,驰名中外的黄梁梦吕仙祠。三国时代曹操为检阅军事训练,娱乐而建的邺城三台遗址,驰名中外的宋代民间磁窑--磁州窑等。 邯郸还是成语典故之城,邯郸学步、黄粱美梦、 毛遂自荐、负荆请罪、完璧归赵 等几十条脍炙人口的成语诞生于此, 启迪了多少中国人。 战国时代,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到赵国都城邯郸去,看到邯郸人走路的姿态很美,就跟着学起来,结果不但没有学好,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到家乡。后来这个故事演化为成语——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学步桥 邯 郸 学 步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 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出自西 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 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15座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 便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 完好回归赵国。” 毛遂自荐 黄粱一梦 《枕中记》载:唐开元七年,青年卢生赴京赶考,途中住在邯郸北面一小客店,遇道士吕翁,授其青瓷枕,遂入梦境。梦中娶妻名门,飞黄腾达,出将入相,五子登科,享尽人间富贵,八十多岁善终。一觉醒来,悟破人间真谛,见店主人蒸的黄梁米饭还未熟。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国君,为了使国家强大起来,他勇于革新,奋发图强。赵武灵王发现,赵国将士穿宽袖长袍,乘战车作战,行动不便,而胡人紧衣短袖,利箭快马,行动灵敏。于是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学骑射,对作战方式进行改革,变车战为骑战,推行“胡服骑射”,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终于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胡服骑射”是赵武灵王顺应历史潮流、勇于学习外族长处的一大创举,被传为千秋佳话,历来为人称道。 武灵丛台 邯郸的古代文明灿烂辉煌,历史和人文景观丰富,拥有多名胜古迹 新石器早期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