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城山专用课件
西南道教名山—— 青城山 青城山简介 别名:丈人山 地理位置: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东距成都市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 性质:道教发源地之一 美誉:天下青城幽 2000年同都江堰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国家AAAAA级风景区 主要部分:前6景后5景 青城山景观图 历史 青城山的历史极其悠久,在青城山的东麓发现的芒城古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经建立了城郭,正是以此为中心,才繁衍、发展出了后来震惊天下的古蜀文明。 到了秦代,青城山就已经成为皇帝敕封的国家祭祀山川的圣地,在当时,全国也只有18座山川享受这种国家祭祀的待遇。 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东汉以来历经二千多年。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道教创始人“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 的发祥地,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 传说道教天师张道陵晚年显道于青城山,并在此羽化。此后,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祖山,全国各地历代天师均来青城山朝拜祖庭。晋代以后,山中道教渐盛,极盛时有道观70余处,胜景108处。晋隋时期,天师道有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的兴起和地区教派的产生。青城山所传属于南天师道的正一教派。 至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来青城山,天师道传统乃与上清道结合。上清道宣称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旧天师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后来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封上柱国蔡国公,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书立说,对道教的发展影响很大。 明代,青城山道教所传属于全真道龙门派。全真道与原来的天师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张修道者要出家投师,住庵当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荤腥,创立了一套养身习静的修练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对宫观的维护,山林的栽培就更为重视。明朝末年,战乱不断,道士逃散,直到清朝康熙八年,武当山全真道龙门派道士陈清觉来青城山主持教务,又使局面重新改观。现在的青城山道教所传属于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 特点 1、景观特点:幽 前山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 ,后山秀、林幽、山雄; 2、建筑特点:道教建筑群自然、古老和悠久,体现出浓郁的中国西南地方特色和民族习俗; 3、植被特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全世界亚热带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完整的地区 ; 4、山体特点:诸峰环绕状如城廓,山上树木茂盛,终年青翠 ; 5、气候特点:气候温和湿润,属亚热带温湿型气候。 诗文鉴赏 《丈人山》 唐—— 杜甫 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 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丈人祠西佳气浓,缘云拟住最高峰。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 赏析 此诗乃杜甫居成都,于上元二年(761)秋登青城山时作。他早已向往这座道教名山,在出游的途中写了两首诗,对青城山的景致和物产均有相当的了解和生动的描绘,游山之后又对它时常惦念,多次追述。 前四句看似直白,但却意境悠远,杜甫能自喻为“青城客” ,可见他对青城山的情份可是不浅。同时诗中“唾”字也透出杜甫的主人翁意识。在杜甫所处的年代“随地吐痰”那是天经地义之事,何况空旷的青城山?今天我们可以用一句时髦的话说杜甫的“环保意识真是超前”,而杜甫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是对青城山的无限热爱和赤子之情,他是把青城山当成真正的知已的,才不容别人用“唾”来玷污青城山。 诗中“丹梯”一词,也准确地抓住了此山山色的特征。 同时,此诗后四句也表达了他对青城山的深深的爱重之情,他赞美了此山的“幽意”和“佳气”,因而才会产生 “缘云拟住最高峰”的念头。 杜甫领略了此山的“幽意”,率先揭示了此山自然景物的这一大特色,而“青城天下幽”已成为后来游山之人的共识矣。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能源发电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未成年人出游免责协议书5篇.docx VIP
- 八年级体育教育教学计划..doc VIP
- 劳动教育(微课版):认识劳动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特高压输电系统温室气体减排方法学.PDF VIP
- (高清版)DGJ 08-2173-2016 展览建筑及布展设计防火规程.pdf VIP
- 高中英语【拓展阅读】Before You Feel Pressure 双语课件.pptx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 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完整版.pptx VIP
- 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25年1月份修订).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