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相互教育及其实现路径.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民的相互教育及其实现路径

公民的相互教育及其实现路径 作者:李淑梅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01日?13版) ????公民教育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素质,才能为民主政治制度提供信念支撑、价值指向和精神动力。我国虽然具有重视民众教育的传统,但特权观念、依附意识的消极影响仍然存在,损害着社会公平正义。因此,必须坚持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大力推进公民的相互教育。当前,主体及其价值观念正趋向多样化,这也需要创新公民教育方式,注重公民教育的主体间性,通过公民间的相互教育广泛凝聚共识。 ? 马克思公民相互教育思想和当前公民教育的任务 ? ????政治制度体现在人的政治行为中,而政治行为又与人的教化状况息息相关,因而教育民众是政治制度的重要职能。但是,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尽相同,建立公正的社会政治制度,是实行良好的国民教育的保障。马克思早在《莱茵报》时期就曾指出,国家具有“公共教育”的职能,“国家的真正的‘公共教育’就在于国家的合乎理性的公共的存在”。马克思反对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封建专制国家,认为真正的民主制国家是体现公共利益的“公共存在”,是保障公民主体地位、培育公民理性精神的制度。民主制国家的公民教育方式是,让个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使之成为自觉协调自身和国家整体关系的主体,成为具有自由平等精神的高度文明的人。马克思明确指出,理想的民主制是“相互教育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 ????马克思关于公民相互教育的思想具有观念变革的意义。在马克思之前,许多哲学家曾经探讨过国民教育问题,但是他们坚持英雄史观,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二分的等级性方式理解教育。譬如,法国18世纪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虽然提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主张改变不合理的环境和教育,但他却将改变环境和教育的希望寄托于少数杰出人物的意见上,得出了“教育万能”的结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尖锐地批判了这种观点。“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马克思反对把人分为上等人和下等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他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决定性力量,应该建立人与人相互教育的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改进公民教育方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是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二分的等级性教育的超越。但是,我国的政治体制还不够健全,传统的等级观念和臣民意识的影响不容忽视。个别干部深受封建特权思想影响,以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自居,颐指气使,脱离群众,脱离生活实际,官僚主义等工作作风问题突出,即使摆出有事同群众商量的姿态,也是搞“垂询”,而不是平等的咨询和对话。针对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特权思想,习近平同志指出:“在我们的国家中,人们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尊卑贵贱的分别。谁也不是低人一等的奴隶或高人一等的贵族。那种认为自己的权力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思想,就是腐朽的封建特权思想,这种思想必须受到批判和纠正。共产党员和干部应该把谋求特权和私利看成是极大的耻辱。”特权思想损害公平正义,是社会不公正的重要思想根源,必须用平等的公民相互教育取代特权思想。 ?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公民教育实质上是在党的领导和引导下公民的自我教育,是为了巩固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其治理国家和社会的能力。但是,公民是分为不同的阶层和群体的,是具有不同的利益和价值观念的,因此,公民教育不能采取一统的硬性灌输的方式,也不能将某种特殊偏好强加于所有人。当前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现实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地理解马克思的公民相互教育思想,赋予它新的涵义,凸显公民教育的交互性、主体间性,加强主体间的相互对话和协商,使公民形成相互宽容和包容的心态,求同存异。 ? 公民相互教育的路径 ? ????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对公民相互教育具有促进作用。公民相互教育能够在政治、社会、文化等多领域、多路径展开,全面提升公民的素质。 ? ????公民的相互教育在公民参与政治实践中突出表现出来。参与本身就具有教育的功能,公民正是在参与政治的实践中培育自己的参与能力和素养的。正如美国学者福克斯所说:“公民身份的落实是一种教育过程。个人在落实公民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了政治的技艺。”在有序参与政治的活动中,公民之间具有相互的行为期待,从而使各方既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承担起应尽的义务,增强权利意识和社会担当精神。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提出,要实现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和制度化发展,使公民在决策之前和决策过程中进行广泛、深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