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金融业入世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中国金融业入世的思考

关于中国金融业入世的思考 周 玮 中国入世是一件里程碑事件,将会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那么,我们能否趋利避害?能否在入世后的一段时期内(3—10年内)使得我们的收益大于成本,本文将就此加以分析,以实现我国利益的最大化。 金融全球化加速了我国银行业的转型   我国加入WTO以后,金融全球化对银行业的经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加速了其自身的转型。对中国银行业来说,趋利避害应该注意最近十年来国际银行业的转型,注意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金融业转型的深刻影响。   1.商业银行的融资功能受到投资银行的巨大挑战。   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间接融资市场构成巨大压力。投资银行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利用资本市场迅速发展起来的各种新型工具,如各类基金、衍生产品,分流了大量原来由商业银行提供的资金融通业务,银行客户的融资方式、偏好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考虑突破传统的经营范围。   2.银行基本的资金清算模式面临挑战。   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大量的金融业务可以通过网络以较低的成本在瞬间完成。交易的清算实质是货币信息的清算,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资金信息的清算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纸质介质正在被电子介质取代。全球电脑联网使世界范围的即时交易得以实现,各金融机构可运用电子化技术交换合同、清算交易,时空障碍几乎不复存在。为适应这一潮流,全球银行都对自己的清算体系进行了改造,将以融资功能为基础的服务平台改为以清算为基础的服务平台。所以,我国银行应加快构建能够支撑中间收费业务发展的平台,以适应这种变化。   3.传统的管理模式受到挑战。   信息技术工具对行业壁垒的弱化作用使银行的经营与管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证券、保险、零售商、中介公司正逐渐进入银行的一些非核心业务领域,甚至一些核心业务领域。例如:随着信息分析技术和方法的广泛传播和发展,一些信用评级分析机构开始进入银行的信用分析、信用评级与审查,甚至授信等核心业务领域。一些保险公司在风险概率分析、信用度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些保险工具或方法,如一些投资类保险产品,也能满足银行系统客户的需要。银行开始意识到,竞争对象不再仅是过去的对手了,竞争的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银行传统分支网络的部分作用正在被一些网上金融机构替代,银行的机构框架、传统服务链、功能链已经开始变化,银行机构的再造就是这种变化的反映。银行管理层应该考虑什么样的组织模式更有效,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和业务处理流程更经济。管理手段和管理内容的变化必然导致管理思想的变化,以前的经营管理模式应该实势做出重大调整。   这种调整有我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集团混业经营成为主流模式。为满足客户多样性需求,扩大业务范围和盈利空间,银行、证券、保险互相渗透,互相进入。   其次,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相组合。纯传统或纯网络的模式已很难满足有效客户的需求。银行业在加速自己分支机构的网络化改造,而新型网络银行开始反思和建设自己的核心支撑实力。这种调整是为了解决服务的方便性、可信性、丰富性。   再次,重新评价调整组织结构,内部流程。微利时期决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成本控制能力和水平。为了更加有效地控制成本,金融业都应该开始重新设计内部流程,重新考虑运行组织模式,考虑核心与非核心业务的价值评估和分工,考虑外包或各种战略联盟、策略联盟、上下游合作等。   最后,服务深化带来的综合理财模式成为潮流。银行应该更加注意市场细分,注意差异化、个性化,更加注意高端客户,更加注意以高端客户服务标准来提升中端水准,注意提供综合理财服务而不仅仅是授信,越来越注重服务的个性与差异,而不是共性。 我们应该看到,最近几年的这种发展调整,加上金融危机促成的激变,国外银行已大致完成了这种调整与转变。已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外国银行大部分是已经完成了这种转型,并以全新的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理念来运作的银行。进入中国的这些已完成或大致完成转型的外国银行对正在转型的中资银行构成巨大的压力。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几年后陆续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外国竞争者,将带来完全与以往不同的经营风格、经营思路和经营模式,使尚处于转型期的国内银行业面临挑战。毫无疑问,利用缓冲期加快转型或体制调整是中国金融业当前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竞争的阶段模式和领域   我国银行面临的挑战首先是体制的挑战。许多银行行长忧虑人才流失,实际上人才流失的背后是体制。为什么一些中小股份制银行更富有竞争活力?为什么总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骨干流入中小银行或外资银行,而不是从中小银行流向四大国有银行?这就是体制竞争,中小银行的活力源自体制。好的制度是能进行有效激励和约束的制度,是可以激励人们发挥创造力,提高生产力的制度。竞争的效率主要取决于制度的效率。体制是构成竞争力的基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