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与鲁迅供参习.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魏晋风度与鲁迅供参习

魏晋风度与鲁迅 李建明 摘 要:阮籍、嵇康对鲁迅的思想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他们都在珍惜生命的同时展开对礼教的批判;对于人生都有悲剧意识,一方面看到人生的虚无背景,却又肯定人生。鲁迅小说中的狂人形象则简直是嵇、阮狂诞自傲的写照。本文从这几个方面开展阮、嵇对鲁迅影响的分析。 关键词: 阮籍 嵇康 狂人 绝望 生命 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国学根底很深,他著有《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史略》等国学名作①。鲁迅对魏晋文学很喜爱,刘半农曾以“托尼学说,魏晋文章”赠鲁迅,鲁迅本人对此也欣然接受。在魏晋作家中,鲁迅更心仪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他校订过《嵇康集》,对嵇康、阮籍有深刻、独到的理解,这可从《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看出。事实上,竹林名士的代表人物嵇康、阮籍对鲁迅的影响很大,鲁迅对生命、人生哲学的思考与嵇康、阮籍有很大的共通之处,鲁迅的创作还以他们的事迹作素材。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研究嵇、阮对鲁迅的影响。至于鲁迅如何开始接触魏晋文章并为什么特别喜爱这些作品,因王瑶先生在《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中已有精当的分析②,在此就不再涉及。 一、眷恋人生与生命本位 魏晋是政治黑暗而混乱的时代,也是人觉醒的时期,士子思想活跃,个性意识增强,其主要标志是生命意识的觉醒。三国纷争,紧接着是司马氏的篡权,百姓流离失所,士子无所依归,生活在这样动荡的社会中,人们感到生死无常,生命如海中孤舟,随时有覆灭的危险。 对生命的忧惧,《古诗十九首》就开始咏叹:“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种忧生之叹,在阮籍、嵇康那儿表现得更充分敏感。阮籍的82首《咏怀诗》里③。处处散发着生命无常的飘忽感:“朝为美少年,夕暮成丑老。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岂如穷达士,一死不再生!视彼桃李花,谁能久荧荧?”“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自然有成理,生死道无常。”“生命无期度,朝夕有不虞……荣名非己宝,声色焉足娱?”嵇康也哀叹:“人生寿促,天地长久。”“生若浮寄,暂见忽终。” 人生相对宇宙是多么短促!在永恒的背景下,凡世俗看重的一切——妻子、声色、荣名皆如浮云不足贵。可是悲观里有执着,嗟生正出于对生命的热爱。正是由于恋生恨死,阮籍、嵇康都希望从老庄那儿得到解脱,渴求成仙长生,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和嵇康的《养生论》、《答难养生论》便是这种心态的流露。 和阮籍、嵇康一样,鲁迅也极端珍惜人的生命。鲁迅说:“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把尊重人的生存权利与尊严放在首位。又说:“生命的价值和生命价值的高下,现在可以不论。单照常识判断,便知道既是生物,第一要紧的自然是生命。”生命是第一要义的,人的生命本身蕴含着“人”的意义,人是衡量人世间一切事物的第一尺度。鲁迅思想就是奠立在生命本体论的基础上的。 生命意识的觉醒,人的个体生存价值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生命的长度无法延长,那就努力增加生命的密度和强度,以求得自我的适意。道德只是外在的教条,生命原是秉之于自然的东西,违背自然的伦理必然残害生命,所以,阮籍、嵇康都把他们的伦理批判的重点放在伦理对生命的残害上。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儒家以各种名分制定政治制度及教化准则,名教是儒家思想核心。嵇康把“无为”自然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而抛弃名教。在《答难养生论》中,锋芒直指儒家圣人,不论商汤、周武的征伐革命,还是周公辅政,孔子口谈仁义,表面上是为天下,实际上是为个人谋利益,“藉名高于一世”,是假公济私的伪君子。批判了儒家的虚伪人格,也影射司马氏以周公自居,图谋篡弑的贪暴虚伪。“非汤武而薄周孔”是要破除儒家伪善的偶像,“越名教而任自然”则是要建立一种新型的自由人格。阮籍在《达庄论》中也指出名教行而“自然之理不得作”,导致士人们“出媚君上,入欺父兄,矫厉才智,竞逐纵横。家以慧子残,国以才臣亡。”批判了那些借助名教取媚谋私的礼法之士。面对伏义对阮籍不拘礼教的责难,阮籍在《答伏义书》中予以回击,陈述自己“飞尘不能垢其洁”、“徒寄形躯于斯域”的高雅情趣,痛斥伏义“守臊秽以自毕”的行为“其陋可愧,其事可悲!”在嵇、阮看来,功名是身外之物,只有现世的享乐才是真实的,应该听凭个体意愿行事,任自我感情充分流泻,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竹林七贤聚居山阳,纵酒弦歌,体味大自然的清新自由,正是对精神世界独立与自尊的追求。嵇康弹琴“吟咏以肆志”、“寄言以广意”,使个体摆脱群体道德的束缚,走向自由的王国。阮籍在《大人先生传》中,详述超尘绝俗之乐,摆脱“世之名利”的牵累,体现作者对自由人生的向往。 鲁迅也是以他的生命本位观展开对封建传统道德、规范的批判。 每个人拥有独立的生命,每个个体有自己的独特性,“人各有己”、“朕归于我”、“发展各各的个性”,这是鲁迅关于生命学说的个体观。反观儒家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