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本化学九上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课件17
总目录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试试看:根据学案自学
二、讨论交流自学情况
三、检查指导
四、小结
五、练习
学案(第一部分 碳的几种单质)
一、试试看:根据学案自学
二、讨论交流自学情况
三、检查指导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五、练习
?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叫做单质?那么同一种元素能不能组成不同的单质呢?如能请举例说明
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 构成的物质。金刚石是 结构,石墨是 结构 。
3、由金刚石的结构,分析金刚石是 色 形状 的固体,它可以用来 (填用途)
4、由石墨的结构,分析石墨是 色 形状 的固体,质 (硬或软)具有 感,可用来做铅笔芯和润滑剂;石墨具有 性,可用来做导线;石墨还具吸附性,因而可 (填用途),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此性质。
5、请根据第4小题想一想结构、用途、性质间的关系.
6、其他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有 。
1、比较金刚石、石墨的结构、用途:
原子的排列方式是否相同?它们有什么不同的性质?
金刚石结构
一、试试看:根据学案自学
二、讨论交流自学情况
三、检查指导
四、小结
五、练习
检查自学
世界最大的宝石金刚石库利南
金刚石( C )
石墨( C )
色态
无色透明、正八面形状的固体
深灰色、有金属色泽,细鳞片状固体
硬度
最硬
质软、滑、在纸上
可留下痕迹
熔点
很高
高、耐高温
导电性
不导电
导电
用途
钻石、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
润滑剂、
铅笔芯、作电极
金刚石结构
2、如果有一把长期不用而生锈的铁锁,怎样可以轻易打开?
可以把铅笔芯的粉末放到锁孔里,因为铅笔芯的成分中有石墨,石墨具有润滑性,可以做润滑剂。
检查自学
检查自学
3、设计实验探究石墨的吸附性
4、你知道的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有哪些:
C60
C70
C240
C540
检查自学
5、讨论:
结合金刚石、石墨和活性炭等的性质和用途,讨论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
性质 用途
体现
决定
记
检查自学
小结
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金刚石、石墨和C60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金刚石是正八面体结构,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划玻璃和作装饰品
石墨具有分层结构,有滑腻感具有导电性和吸附性,可做导线和防毒面具。
结构
决定
性质
决定
用途
一、试试看:根据学案自学
二、讨论交流自学情况
三、检查指导
四、小结
五、巩固练习
1、将以下左列和右列有关项目用线连接起来.
巩固练习
2、填写下列空白
石墨、金刚石、C60
⑴、碳单质: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⑶、______是最软的矿物之一.
⑷、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别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刚石
石墨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C60分子。1991年科学家又发现-种新的碳单质──碳纳米管,它是石墨中一层或若干层碳原子卷曲而成的笼状“纤维”,内部是空的,外部直径只有几纳米到几十纳米。这样的材料很轻,很结实, (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新型的碳的化合物
B、它是一种新型的碳的单质
C、它也具有吸附能力
D、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材料,具有非常奇妙的作用。
A
4、如图所示,甲、乙两瓶中均盛有红棕色
二氧化氮气体.在甲集气瓶中投入几小块木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红棕色气体逐渐消失,烧杯中的水进入漏斗中
木炭吸附二氧化氮气体,瓶内气压减小
学案(第二部分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一、试试看:根据学案自学
二、讨论交流自学情况
三、检查指导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五、练习
?
1、古代用墨写字作画可知,在常温下化学性质 (活泼或不活泼)
2、冬天我们用碳火取暖,写出它的化学方程式 。有时我们会看到有淡蓝色火焰,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