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黄疸的研究综述
由茵陈蒿汤引发的关于黄疸的研究
李娅基础医学院2009级中医学(七)一班
【摘要】:我国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 一书, 流传至今,后学者根据其内容涉猎不同, 将其一分为二, 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前者主要探讨外感伤寒病;后者主要阐述疑难杂病。通览全书, 其中多处涉及黄疸病的内容,其中《伤寒论》涉及黄疸的方剂主要有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三首。对后世启发影响最大首推其代表方茵陈蒿汤, 方由茵陈蒿、桅子、大黄组成, 具有清热利湿, 解毒退黄之功, 主治各种肝胆疾患。 时至今日仍为临床广泛应用, 疗效颇佳。本篇综述即是由本组所设计的关于茵陈蒿汤的实验引发的关于“黄疸”的探究,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黄疸/含义 病因病机 治法治方 现代研究
【正文】:1.含义与渊源
黄疸, 亦称黄瘅, 是以目黄、身黄, 小便黄赤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现代医学认为, 黄疸是一个症状, 凡是引起血中胆红素异常升高的疾病, 均可出现黄疸。黄疸病名和主要症状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病诊尺》说:“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提出炎暑湿热之邪是黄疸产生的原因,且与脾肾相关。如《灵枢·经脉篇》有“脾所生病者……溏瘕泄,水闭,黄疸”,“肾所生病者……黄疸肠癖。”
2.病因病机的研究
黄疸主要是由于水湿停滞阻遏、累及肝胆、肝失疏泄、胆汁不循其常道而浸淫肌肉,溢于肌肤而发黄疸。若因湿热郁滞而发则为“阳黄”;若湿从寒化则为“阴黄”。若肝胆热毒炽毒,传入营血,邪陷心包,则骤发“急黄”。
2.1“湿邪致病”
张仲景认为黄疸一病为邪气入侵,邪无出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肝胆疏泄失职,胆汁外溢,不循常道所致。在一系列致病因素中尤重视湿热之邪,在《金匮要略·黄疸病》强调:“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又如“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即无汗、小便不利,致使湿热郁滞不解是产生黄疸的根本原因。“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可见黄疸的成不仅与湿热有关,与寒湿也有关。湿热黄疸过用苦寒之品,或患者脾胃虚弱,或过食生冷,复感寒邪直伤脾胃;或长期过量饮酒,既病湿热,又病脾虚,加之久用苦寒,必伤阳气。寒为阴邪,寒性凝滞,使脾阳不振,水湿输布失调,肝胆疏泄失司,以致胆液不循常道,渗入血液,溢于肌肤而发生黄疸。迄今为止,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诸家多宗仲景之论,以“湿邪致病”为基本框架。[1]
“热毒与血瘀互结”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谓:“因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倾刻,故云急黄也”。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谓:“凡遇时行热病,多必内瘀发黄”。王清任《论痘非胎毒》篇也指出:“受瘟疫至重,瘟疫在内,烧炼真血,血受烧炼,其血必凝。”究其病因病机,主要在于毒、瘀为患,毒为致病之因,瘀为病理产物,两者又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以至热毒瘀血胶结,内蕴脏腑,气机失调,腑气不通,浊气上冲,恶症丛生。湿热疫毒由口鼻内侵入里后,迅速从脾胃弥漫,深入营血,导致煎熬熏蒸,炼血为瘀;与血相搏,结而留络为瘀;伤津耗液,阴伤血滞为瘀;损络迫血,血妄离经为瘀;壅滞气机,气滞血阻为瘀。此都为因热致淤。同样瘀血的形成也可使邪热更盛。瘀血内阻,则血脉不畅,影响体内脏腑气血经络相互贯通,壅阻气机,使邪热难以清解,热毒壅塞体内,无以发越外解,瘀血越甚热毒越盛,愈壅愈盛、愈盛愈壅,造成恶性循环。热毒血淤是重型肝炎病理损害的物质基础是比较公认的看法[2]。
2.3饮食与劳逸失常
饮食不洁、饮酒无度和不良的饮食习惯等亦可导致黄疸的发生。饮食不节指引用或进食为寄生虫、疫毒及秽浊所污染的不洁之物。饮酒无度指一次饮酒过量,亦指长期嗜酒。酒为水谷之精、熟谷之液,其性喜上升,且大热大毒,又为湿热之最。长期大量嗜酒,久必湿热蕴结,热毒内攻,内生瘀热,结在脾脏血分,终成“酒积”“酒癖”“酒黄”。仲景所说“五疸”,其中“酒疸”为其中一种,可见饮酒与该病关系密切。所以才有唐孙思邈“夫发黄,多是酒客”,《诸病源候论》:“夫虚劳之人,若饮酒多,进谷者少,则胃内生热——则身目发黄”之说。[3]另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嗜食肥甘、贪食生冷、偏食辛辣等,日久必致寒积于中,湿从内生而成寒湿或湿热困脾之证,亦可诱发黄疸。如谷疸,即因素有谷气,或邪伏留于阳明经,又感受外邪或经饮食不节,邪气入里与伏邪相搏结,两邪相加,多因气分有湿,小便不利,热邪不得外流,热不得外泄,逆传脾之血分而发之,为阳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2G101系列图集常用点全解读.pptx
-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精华版).ppt VIP
- GB_T 25849-2024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设计、计算、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docx VIP
-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稳定安全评估规范(TCWHIDA0018-2021).pdf VIP
- 年产2万吨生物发酵饲料扩建项目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环评).pdf VIP
- 采购管理基础知识.pptx VIP
- 04S531-2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排水检漏管沟(完整).docx VIP
- 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合理化用药PPT课件.ppt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1教学单元1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挥发性油藏组分梯度分布规律研究及应用-中国海上油气.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