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影响皮肤吸收之因素
* 有機溶劑之毒性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張振平 組長 jimmycla@mail.iosh.gov.tw 有機溶劑的定義 正常溫度及一大氣壓下為具有揮發性之液體且為碳氫化物 溶解原料或材料等有機物質特性之有機化合物 可以分解油脂或使顏料、黏著劑及樹脂溶液化 有機溶劑的種類 醇類 用於溶解膠類、乙烯基化合物及環氧化物 脂肪族碳氫化合物 塗料及殺蟲劑 芳香族碳氫化合物 甲苯、苯乙烯、苯,應用於膠水等黏著劑 二醇類 可做為抗凍劑及用於冷凍系統 二醇醚類 用於塗料、樹脂及染料 酯類 香蕉油、燻蒸劑及殺蟲劑 醚類 染料、樹脂、石蠟及燃料 酮類 用於染料及樹脂 有機溶劑之毒性 依毒性大小分為三種 共通之毒性 具有麻醉性、對肝臟有危害 部份對腎臟有危害 容易造成皮膚過敏 過去發生之案例 RCA電子廠三氯乙烯 飛歌公司四氯化碳 印刷廠四氯化碳及正己烷 毒性的基本觀念 何謂中毒 進入人體後,對人體不利反應 何謂無毒 ? 何謂有毒 ? 劑量決定一切 劑 量 效 應 關 係 有害物質作用於人體,可能造成之結果為 (1)無作用 (2)可逆反應 (3)不可逆反應或 (4)死亡 相 對 毒 性 之 大 小 毒力大小與化學品路徑、使用之媒介(吸收或溶解之物質)觀察時間等有所不同。 以半致死劑量(LD50)及百分之五死亡劑量(LD5)比較毒性大小。 劑量與效應關係曲率可做相對毒性之指標。 吸入造成之危害程度則用LC50及LC5來比較。 有害物質進入人體之途徑 由呼吸道吸入約有百分之九十的中毒事故係由呼吸道進入。 皮膚接觸 食入 眼睛接觸 劑量: 環境中之濃度×進入體內之係數=介面之劑量 進入體內之途徑(Route) 進入體內係數×吸收係數 吸 入 5m3/8時×滯留係數 皮 膚 2m/人×吸收係數 水 2 l /天×吸收係數 食 物 2公斤/天×吸收係數 有害物質進入人體之途徑(續) 化 學 性 危 害 暴 露 皮膚吸收一般毒性物質最常見之暴露途徑是經由皮膚接觸。皮膚主要由三個部分所組成:(1)外層由數細胞所組成,稱為表皮;(2)內層較厚的一層,是真皮,包含血管,毛囊,汗腺和皮脂(油)腺;(3)下面一層是皮下組織,脂肪。 角質層(keratin)決定物質通過表皮吸收之速率表皮-角質層使得表皮具有粗糙,不透水之特性,最不具溶解性,對不同之物質和環境具抵抗力,有機磷殺蟲劑,馬拉松(malathion)可輕易穿透角質層,經由皮膚快速被吸收進入血;而有機氯殺蟲劑如DDT不容穿過角質層;吸收速率較慢。 THE THREE LAYERS OF THE SKIN STRATUM CORNEUM STRATUM SPINOSUM BASAL LAYER EPIDERMIS ARTERY動脈 VEIN 靜脈 MOTOR NERVE 運動神經 FAT OF SUB CUTIS FREE NERVE ENDINGS 游離神經末梢 SEBACEOUS GLAND 油脂腺 HAIR SHAFT ECCRINE GLAND 汗腺 DERMIS SUBCUTANEOUS 化 學 性 危 害 暴 露 皮膚吸收真皮(dermis)是供應表皮氧和營養的來源如毛囊、汗腺和皮脂腺,與毛囊有關之平滑肌(豎毛肌),當肌肉收縮結果會引起雞皮疙瘩,這結構可限制皮膚吸收物質。 影響皮膚吸收之因素 (1)皮膚之狀況;(2)毒性物質之化學性 表皮受損會促進吸收 保護之屏障若受到物理性的傷害,如刀傷或擦傷,毒性物質可易透表皮進入真皮,快速的被吸收進入血流,帶入身體其他部位,化學灼傷,重覆暴露於肥皂、清潔劑和有機溶劑,會導致皮膚喪失水分而乾燥,會加強毒性物質之吸收。 影響皮膚吸收之因素 毒性物質可穿透皮膚造成局部之影響 毒性物質濃度增加或是暴露時間延長,均會增加物質吸收之速率或量,毒性物質的濃度及暴露時間可因接觸點浸潤在大量水份而降低。酸、鹼、某些金屬(鉻)、有機溶劑和天然毒素(毒藤),導致皮膚紅腫、疹子、起泡或造成皮膚組織之損傷導致疤痕。毒性物質在皮膚細胞之不同組織產生影響A如角質細胞受損,有機溶劑溶解於細胞表層脂質中並在細胞中移除脂質改變細胞蛋白質結構。二硫化碳造成神經組織和心臟之作用;四氯化碳會影響肝、腎和神經系統;真皮暴露於有機磷殺蟲劑會產生消化系統、神經肌肉系統和肺臟功能障礙。 急性接觸式皮膚炎 This arm shows a painful, acute cont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