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增强扫描CT值用于骨巨细胞瘤诊断的价值观察.doc
增强扫描CT值用于骨巨细胞瘤诊断的价值观察
摘要:目的 分析增强扫描CT值用于骨巨细胞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36例溶骨性骨质破坏患者,根据病变情况分成骨巨细胞瘤组与非骨巨细胞瘤组,均应用增强对比剂,分析两组病变增强后CT值、CT值增加值。结果 骨巨细胞瘤组增强后CT值为(130.54±15.49)高于非骨巨细胞瘤组(90.48±26.7),骨巨细胞瘤组CT值增加值为(83.96±12.56)高于非骨巨细胞瘤组(47.24±12.48),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强CT扫描值应用到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导向价值。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增强CT值;CT值增加值;诊断价值
骨巨细胞瘤在临床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原发性骨肿瘤,当发现时通常肿瘤体积已发展较大,在肿瘤周围往往存在丰富血运,使得手术治疗存在较高难度,对患者进行及早诊断、及时定性可以提高预后质量。临床中往往应用CT对骨巨细胞瘤进行检查,特别是增强CT,但是有的溶骨性肿瘤或软组织肿物经影像检查其表现与骨巨细胞瘤较为相似,极易导致误诊出现,应用增强扫描CT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骨巨细胞瘤的定性诊断水平,而且可以对小的骨巨细胞瘤病灶进行诊断,有效判定骨巨细胞瘤的临床预后[1]。本文选取36例溶骨性骨质破坏患者,分析增强扫描CT值用于骨巨细胞瘤诊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36例溶骨性骨质破坏患者,根据病变情况分成骨巨细胞瘤组与非骨巨细胞瘤组,每组18例。非骨巨细胞瘤组中有男11例,女7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46.9±3.9)岁;骨巨细胞瘤组中有男10例,女8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45.5±4.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CT检查,仪器应用美国GE公司Optima660型64排螺旋CT,管电压为120kV,层厚在3~7mm范围,增强对比剂选取碘海醇,注射速度设定在3.5ml/s,注射量为80ml。对患者实施CT检查,在注射增强对比剂延时60s后,对患者予以增强CT扫描,并应用软组织重建和及骨重建方式进行重建。CT平扫、增强CT扫描并列呈现轴面图像,且寻找增强CT扫描轴面图像中强化较为显著的中层面,且将CT平扫轴面图像调整到同一个层面。感兴趣区域(ROI)则选择较为清晰,表现均匀的强化区域,注意规避出现坏死、呈现液化及钙化骨化影部位,且不选择边界位置,并尽量选择最大的ROI,经ROI强化,记录CT值,选取位置、大小尽量一致的部位进行平扫CT,记录ROI平扫CT值。
1.3观察指标 观察骨巨细胞瘤组患者肿瘤分布位置,CT检查临床表现,并在ROI内,记录两组患者病变部位的平扫CT值、增强CT值及增强后的CT值增加值。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应用SPSS17.0系统软件予以统计处理,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组间对比以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骨巨细胞瘤经CT检查的临床表现为:肿瘤组织属于实性肿物,软组织密度影通常呈现不均匀性,CT值大部分处于20~70HU,非坏死区经强化剂注射能够表现出清晰强化,CT值一般提升为75HU。其病变组织呈现膨胀性生长,当膨胀比较显著时骨壳较薄,形成溶骨性骨质破坏,其病变边缘具有较硬化的特性,且为不规则状及不均匀化的,骨皮质较薄,呈现中断性特点,在病变内具有短小骨嵴,呈现偏心性生长,或软组织肿块临床表现为密度比较均匀、边缘比较清晰,特别是病变边缘较为硬化、病变内具有短小骨嵴属于骨巨细胞瘤经CT检查的特征性表现。本文选取的18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经检查,骨巨细胞瘤所处部位为:股骨下段患者8例(44.44%)、胫骨上段患者6例(33.33%)、桡骨远端3例(16.67%)、股骨上段1例(5.56%)。骨巨细胞瘤大多数为圆形、椭圆形及庞大的短梭形单核间质细胞,在内部比较均匀地分布着多核细胞;间质中具有新生血管网,其血管壁薄,内皮细胞具有较大间隙;无完整的基底膜,肿瘤中血管通透性明显上升;微血管平均密度达到(60.41±12.36)个/200倍视野;当将对比剂进行团注后,血管得到快速充盈,对比剂会扩散到细胞外间隙,显示肿瘤组织得到明显强化。
骨巨细胞瘤组增强后CT值明显高于非骨巨细胞瘤组,骨巨细胞瘤组CT值增加值高于非骨巨细胞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骨巨细胞瘤对人们正常生活造成极为不利影响,通常出现在青壮年,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致残率。临床表现为局部出现疼痛感或四肢麻木等。临床中通常应用CT检查对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认知心理的学步车改良设计.doc
- 基于读写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讨.doc
- 基于贝瑞隆模型的输电线路差动保护的研究.doc
- 基于质量要求的路基施工影响因素分析.doc
- 基于超高层建筑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研究.doc
- 基于超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技术分析.doc
- 基于路桥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doc
- 基于路桥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研究.doc
- 基于路桥施工中安全施工管理重要性的讨论.doc
- 基于车联网的时空模型研究.doc
- 基于SpringBoot的鸿星尔克官方商城设计与开发-论文.docx
- springboot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毕业设计导师选择系统设计与实践-开题报告.docx
- springboot校园社团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docx
- 基于Spring Boot汽车租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docx
- springboot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会议室预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docx
- springboot基于Web的校园心理咨询预约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docx
- springboot基于算能平台的个性化推荐系统-论文.docx
- 基于Spring Boot+Vue的植物知识分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doc
- 基于SpringBoot+Vue的日本旅游攻略系统-论文.docx
- springboot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毕业设计导师选择系统设计与实践-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