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尽职调查揭露并购重大问题
尽职调查揭露并购重大问题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简称澳联银行)在进入中国银行市场时,差点犯了一个大错。澳联银行受到诱惑,打算购买一家四大国有银行,或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股份。对这两类银行,澳联银行都知之甚少。但是,在经过非常审慎的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指并购交易完成之前对收购目标、公司供应商或其他潜在业务伙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所作的详细调查)之后,澳联银行发现,选择另外一条路可能会使风险降低,可以对并购对象施加更强的影响,并产生更多的利润。澳联银行最终顶住了所谓大银行的诱惑,转而把目标放到收购那些规模较小、相对便宜的城市商业银行。
对澳联银行这样的企业来说,清楚地了解一次并购行动什么时候行之有效、什么时候必须退而避之,意味着动辄数以十亿计的盈亏。最优秀的收购者会对那些看上去极具诱惑力的机会投以冷静、现实的思考,根据已经证实的信息而非未曾证实的假设,来做出决策。他们会进行非常严格的尽职调查流程,包括背景核实和调研,强迫自己将“买进”的假设与真实情况,对比进行研究。
然而,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像澳联银行这么理智。事实上,很少有尽职调查流程最终导致公司高管枪毙某个交易——即便是有致命问题的交易。贝恩咨询公司最近对250名负责并购事务的高级经理人进行了一项调查。在这项调查中,有一半的人说他们的尽职调查流程曾经忽略了重大问题;一半的人说并购对象曾经自我粉饰,以使自己看起来更有吸引力;三分之二的人说他们的方法,经常性地对并购可能带来的协同效应,作出了夸大的估计;只有30%的人对他们的尽职调查流程表示满意。
□ 并购对象常玩的把戏
判定一家公司的真正价值,就像在牲畜拍卖时目测牲畜大小一样不容易。如同农夫会趋向于隐瞒一头牛的健康和年龄等真实情况,公司同样也会在挂牌出售的时候,对他们的资产进行妆扮,使它们看起来更富吸引力。以下是对数字进行妆点的常见会计花招:
·对经销渠道过量铺货,以放大销售预测;
·对某些投资的回报进行过分乐观的预测,例如新技术;
·通过对营销进行分散管理,来隐瞒分支部门的员工数,从而隐藏真实成本——例如,将营销职能分散到一线办公室,以达到隐瞒高昂管理成本的目的;
·把重复性发生的项目作为一次性成本处理,人为缩小财务报表上的成本数字;
·夸大网站的销售潜力,将网站描述成高效、经济的销售渠道;
·在卖出资产时低估当初的资本支出及其它成本,使现金流看起来更加健康;
·在鼓励销售人员提高销售的同时却隐藏成本。
尽职调查是揭露并购交易中重大问题的一个强大工具,但是,企业高管需要善用这一武器。中国移动收购国际移动通信运营商微通公司(Millicom International Cellular)受挫,就是一个警戒,它提醒我们,在并购中过分热情反而会吓跑目标公司。中国移动对微通公司进行了详尽、毫无疏漏的过分尽职调查,它以为这是一个正确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却让微通公司感到不安。据部分客户说,这种不安加上定价问题,最终导致微通公司拒绝了与中国移动的长期合作。
□ 尽职调查查什么
那么,公司怎样才能把尽职调查做得更好?首先要理解这样的概念,即有效的尽职调查,是在机会和已有的怀疑之间进行平衡。致命的陷阱是,认为问题能在发生之后解决。到那时候,通常为时已晚。
通过严格执行一套非常严谨的专门流程,对目标公司的每个方面进行检查,企业高管能够清楚地获知一桩交易是否有问题。私人股权投资公司是这方面的专家——私人股权投资者非常善于提出尖锐的问题,例如,“这桩并购交易会使投资者赚钱吗?”等等——这得益于他们作为所并购企业外行人的背景。随着私人股权并购越来越多,谨慎的筛选是成功投资的关键要素。
关键是围绕着竞争的4C进行尽职调查:客户(customer),竞争对手(competition),成本(cost)和能力(capabilities)。并购者不能仅仅依赖并购对象自己提供的数据,而应该围绕以上的4个方面来进行自己的调查:
1.细察交易成本。这是所有尽职调查的起点。通常,判断一个公司价值的唯一办法是,派遣一个尽职调查小组驻扎现场,剥去所有会计伎俩的花哨外衣。这一流程的第一步,就是对基本的问题提问,如:目标公司的竞争对手是否有成本优势?目标公司的经营为什么会优于或差于预期?这些问题的答案,能够帮助促成或者枪毙一个并购交易。
2.调查竞争情况。看看下面这个案例,一家国际食品公司竞购一家海外水果调味料制造公司——我们不妨叫它水果公司。收购的吸引力包括:水果公司生产用于酸奶的水果配科,是这个行业中首屈一指的公司;西方国家、拉丁美洲和亚洲的酸奶市场正在急速发展;水果公司在研发和制造方面的创新广受称赞。这桩交易看起来将是个成功的并购。但是,在这桩并购获得投资者认可4个星期以后,水果公司被摆上了祭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