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练习题 第3分册 第5单元 两宋的繁荣和元朝的统一1.docVIP

高三历史练习题 第3分册 第5单元 两宋的繁荣和元朝的统一1.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练习题 第3分册 第5单元 两宋的繁荣和元朝的统一1 一、选择题 1、宋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下列各项对该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①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②结束唐末五代割据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③削弱宰相职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④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唐末以来,一向是“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宋太祖登位以后,有鉴于此,随即策划了一幕历史剧。这就是 A、推恩令 B、托古改制 C、玄武门之变 D、杯酒释兵权 3、“千秋疑案陈桥驿,黄袍一着便罢兵”,其中涉及的历史典故发生于 A、960年 B、961年 C、962年 D、963年 4、“千秋疑案陈桥驿,黄袍一着便罢兵”。对其最全面的理解是 A、赵匡胤以非法手段夺取政权 B、赵匡胤夺取政权后收精兵 C、赵匡胤剥夺宰相、节度使、州郡长官和官吏悍将的权力 D、赵匡胤废除节度使管辖驻地外州郡的制度 5、在陈桥兵变中,赵匡胤对“黄袍加身”的真实态度是 A、顺水推舟 B、迫不得已 C、幕后策划 D、被人利用 6、国学大师陈寅恪认为: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汉朝实行察举制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 C、唐朝的节度使 D、宋朝的枢密使 16、自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后,中央地方矛盾始终存在。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A、隋唐时期 B、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清朝时期 17、“在宋朝,得到选拔的成功官员中,有三分之一多来自平民家庭,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升迁比例……是惊人的。”下列各项中,与此现象的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A、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B、程朱理学的出现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 D、商品经济的繁荣 18、造成北宋时期“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官无定员,无定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宋朝实行正副宰相制度 B、宋朝实行更戍法 C、宋朝实行官、职、差遣分离制度 D、宋朝是科举制度 19、《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的职A、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B、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C内重外轻的文官体制D、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2、北宋中期社会问题严重,下列各项不属于北宋中期统治危机的表现是 A、官僚机构膨胀,形成“冗官”的弊端 B、“冗兵”问题和军队战斗力的下降造成积弱局面 C、“冗费”使国家财政出现了严重危机,导致积贫局面的形成 D、宋仁宗接受范仲淹等人主张,推行新政 23、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推行变法,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是 A. B.C. D. A、抑制土地兼并 B、限制高利贷盘剥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减轻农民负担 27、北宋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口号,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主要偏重于理财。下列措施与理财相关的是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保甲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8、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政府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29、王安石说:“保甲立,则亦所以使民不散;不散,则奸究固宜少”。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了保甲法主要是 A、抵御辽、西夏的进攻 B、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C、减少政府开支 D、巩固自己的权势 30、王安石变法中,为了解决北宋初期以来实行的“更戍法”带来的弊端的措施是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设军器监 31、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改考经义策论,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A、主要解决财政问题 B、选拔人才更注重实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